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132-137
为了便于深水钻井平台动力学的教学,基于VC++和Matlab开发了一套海洋石油981平台动力学仿真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平台认知、动力学仿真及安全作业3个模块。通过与平台动力学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平台认知、动力学理论与仿真和安全作业教学体系。学生可通过海洋石油981平台掌握海洋平台动力学理论、仿真及安全作业过程,对培养科学研究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必读》2012,(10):7-7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被称为海洋工程“航空母舰”的“海洋石油981”已在南海北部海域投入商业运营,这标志着中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正式向深海挺进。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初,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进行钻井作业,越南方面无理冲击干扰我方作业,越南国内更于五月中旬发生针对华企的打砸抢暴力事件,造成我国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事件产生起因是越南方面妄图侵占我国西沙群岛、维护其在南海非法攫取的海洋利益、转嫁社会矛盾、挑唆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域外大国的挑唆,而事件影响并不如越南所料,对其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在此次事件中彻底认清越南嘴脸,坚决捍卫我主权利益。  相似文献   

4.
1978年11月6日,由胜利人自行设计、监造的胜利一号钻井平台下海打井,胜利海洋钻井诞生了,胜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正式拉开了战幕。 25年来,胜利海洋钻井从"船无码头人无家"艰难起步,自力更生,顽强拚搏,不断壮大,目前已拥有八条平台,可在0-40米水深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能力9000米,具有海上石油钻探、综合地质录井、海况地质勘查、后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在距离我国海南省三亚市约150千米的海域,一团明亮的火焰照亮海空: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个天然气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年产量稳定达到30亿立方米的能源“超级工程”建成投运,意味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完成了从300米水深到1500米水深的历史性重大跨越,正式迈入了“超深水1时代”。中国几代海洋石油工业建设者的梦想,今朝终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70个大系统、609个子系统、1万余个控制和报警点、800千米电缆、700多台轮机设备、4.6万个机械完工点、3万多根管路、762家供应商……前不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历经35个月建造后,如期交付使用。这头刚毅敦实的"钢铁巨象",可潜浮在世界海况最恶劣的挪威北海,钻取9100米的深海石油,是全球综合性能最高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7.
时事广场     
●我国将尽快启动生态红线的制定工作,以更有效的方式保护生态。 ●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建造竣工和启航仪式不久前在青岛举行。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1人失踪.整个钻井平台沉入海底。很快时间内.不断有原油浮现在海面上,被污染的海域面积也随之扩大。墨西哥湾附近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厚厚的原油覆盖,有上千公里海岸遭到污染。  相似文献   

9.
从勘探三号钻井平台TDS-8SA型号顶驱出现一系列液压系统故障的实例分析,介绍了液压故障分析法在海洋石油装备上的应用,分享了其中的具体细节与技术问题,为今后海洋石油装备的液压故障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80年3月27日的傍晚,一股狂风掠过挪威附近的北海海面,掀起6米多高的巨浪,瞬间就把一座高大的石油钻井平台掀翻,并很快将它吞没。这场意外事故使100多人遇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亿法郎。惊天的巨浪无情地摧毁了这座长约100米、高出水面45米,号称“海上钢铁巨人”的最新式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与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一样难以平复。仅仅6米多高的风浪就能造成这样巨大的灾难。请问,还有更厉害的破坏吗?有!在苏格兰海岸,狂暴的波浪曾将一块重达1350吨的栈桥桥板冲走,它的力量绝对不亚于掀翻那座石油钻井平台的力量。在美…  相似文献   

11.
“蓝鲸2号”     
<正>"蓝鲸2号"是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采用Frigstad D90基础设计配备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入级挪威船级社。"蓝鲸2号"高118米,约有37层楼高,7200平方米的甲板上能装满901辆小汽车。它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将近两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教学亦然,知识就像海洋,既有“浅水湾”,亦有“深水区”.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教学能力,可使学生在“浅水湾”得“鱼虾”,亦可在“深水区”观“蛟龙”.“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者可谓是不可胜数,其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然其大略,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3.
苗向东 《课外阅读》2010,(15):51-51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的漏油事故导致该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现己查的,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是由一个甲皖气泡引发的。  相似文献   

14.
它们是庞然大物,它们能运输石油、游艇、太空船,甚至是钻井平台,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超级巨轮!"海洋魅力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芬兰建造,2010年12月首航。这艘豪华邮轮长361米,宽66米,有16层甲板和2704个客舱。最惊人的是,它可以容纳6000名乘客和2000名工作人员,最多时可达8500人。"海洋魅力号"的上层甲板就像一个缩小版的中央公园,上面有56棵树及一个高尔夫球场。船上一共有21个游泳池和按摩浴缸,还有2座攀岩壁、1个篮球场、10家酒吧和餐厅。称它为"海上漂浮的城市"是不是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11,(10):63-63
三年前,在由美国科学家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中,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已经几乎没有哪处海洋谈得上“清洁”。而中国渤海、东海、南海,亦是近岸海洋污染区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康菲漏油事故以来,渤海海域又增加了840千米。劣四等海水。  相似文献   

16.
原油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其保障程度直接涉及国家能源安全。而我国原油消费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我国陆上油气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深水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油气是未来石油天然气储量接替重心。但目前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海洋油气开发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与陆上油气田开发有很大区别。现有相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培养的学生都不能满足海洋油气开发的需要,为加快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尤其是开辟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寻求新的资源,急需培养一批既懂海洋工程专业知识又掌握海洋油气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石油类高校开设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水防喷器组系统实验教学的需要,研制了一套深水防喷器组及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由深水防喷器组模拟样机、深水防喷器液控系统模拟样机和深水防喷器电控系统模拟样机等三部分组成。采用该平台进行综合实验,学生可掌握深水闸板防喷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双冗余液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压流程、双两模冗余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加深学生对海洋石油装备高可靠性控制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机电液结合的动手与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阅读教学亦然。一篇课文正如一片海洋,既有“浅水湾”,也有“深水区”。倘若囿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仅仅带领学生在“浅水湾”打转转,看见“鱼虾”便止步,抑或误把“鱼虾”当“蛟龙”,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能有几何?其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潜能的开发又从何谈起?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钻机在黑龙江安达市正式开钻。“地壳一号”由吉林大学研发。科研人员攻克了高精度自动送钻系统和高转速全液压顶驱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地壳一号”完全拥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地壳一号”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特点,可最大限度满足钻井新工艺的要求,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人类的故乡。对于海洋的利用 ,中国古人就有“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之说 ,这只是对海洋利用最浅显的认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 ,不重视海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尤其到了 2 1世纪的今天 ,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等危机之际 ,海洋业已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发展空间 ,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 ,可谓“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一切。”矿产资源库 据估计全球海洋矿物资源达 60 0 0亿亿吨 ,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热液矿床被称为四大海底矿产。在大陆架浅海海底 ,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