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国外竞技啦啦队的发展现状、请教啦啦队的专家及分析其他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走势,进而对我国学校竞技啦啦队在2008后奥运时代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中国学校竞技啦啦队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432-1433
为适应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促进我国啦啦队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高啦啦队运动技术水平,对我国2001-2006年期间3次颁布的啦啦队运动竞赛规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观看大量的中、美啦啦队运动竞赛的实况录象,对规则变化的深入分析对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啦啦队比赛分析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开展啦啦队运动虽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但啦啦队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啦啦队爱好者.在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大力推广下,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全国啦啦队大赛,以我国啦啦队比赛为立足点,从啦啦队比赛项目设置与分组、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参加国际比赛等方面,多方位地剖析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为啦啦队运动在我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啦啦队运动的价值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啦啦队运动文化源自美国,阐述了啦啦队运动的变革及文化意义。从作为其他体育赛事的组成部分以及一项竞技赛事两方面对啦啦队运动价值进行解析。针对啦啦队运动的价值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为啦啦队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起源、制度化与商业化和职业体育啦啦队三个方面对啦啦队运动的变革及文化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啦啦队项目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对"阳光体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针对啦啦队运动在阳光体育中价值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为啦啦队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6届全国学生啦啦队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啦啦队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同时对啦啦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三届全国学生啦啦队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啦啦队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现状,找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啦啦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给以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使中国啦啦队运动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啦啦队运动技术的水平,运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中国啦啦队历程,并在对中外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啦啦队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亮点——啦啦队运动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80年代美国校园里就有啦啦队,啦啦队是从美国传入中国,在我国啦啦队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高校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啦啦队运动项目是推动和繁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阻碍我省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影响因素,提出开展与推广啦啦队运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了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录像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参加我国2010年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决赛技巧啦啦队组别的高校队伍进行调查,探寻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研究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实际的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路径,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啦啦队队伍的建设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规则的修订与更新,见证了我国啦啦操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研究以最新发布的《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为研究蓝本,与《2006—2009年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对比;运用训练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规则的变化之处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析新规则下啦啦操比赛的制胜因素,为我国啦啦队训练、比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浅析啦啦队运动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队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舞台的新型体育运动,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啦啦队开始跨越美国国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赢得了世界人们的喜爱,并在1998年成立了世界啦啦队联盟,有了自己的世界啦啦队锦标赛,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啦啦队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探讨啦啦队迅速发展的原因,并预测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兴运动,赢得了世界多国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啦啦操项目受到了青少年的普遍欢迎,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对《2010-2013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和《2006-2009年国际全明星拉拉队竞赛评分规则》中的艺术编排进行研究,论述了舞蹈啦啦操的艺术审美特征与艺术评判特点,为舞蹈啦啦操的成套编排提供可操作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并为同类难美项群项目的艺术编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2013年5月ICU国际啦啦操联合会通过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正式成为世界啦啦操运动 官方组织这一单项协会历史性突破,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也随之走上一条快车道。从项目独立性的认可到全 面、系统国际赛事与系列活动的开展,啦啦操运动的轮廓与内涵、特征与标准正逐一清晰与规范。2013年 10月我国首个啦啦操国际新规则培训班在江苏南京举行,基于这一革新性的规则转变,对比分析与我国啦 啦操规则的异同,从而探究接轨国际啦啦操新规则的挑战与机遇,旨在为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提供理论参 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以中美两国六所高校的啦啦队为调查对象,从参赛情况、表演活动、招生模式、训练模式、激励与奖励机制五个方面对比两国高校啦啦队的运作模式。指出,我国高校啦啦队注重参赛而美国注重表演;我国高校啦啦队招生更局限于体育专业和运动背景,而美国则面向全体学生;我国高校啦啦队的训练安排较美国而言,科学性和人性化不足;美国的奖励和激励制度更倾向于生活化和细节化。建议我国高校啦啦队结合项目特征,挖掘项目文化,多增加表演活动,拓宽经费来源,调整招生模式,完善奖励制度,营造有利于啦啦队发展的校园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扩大啦啦队在校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测量法与数理统计法对20名我国优秀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与普通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专项素质8项指标进行测试,得出优秀技巧啦啦操男、女运动员与对照组运动员各项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项素质8项指标中提取了三个主因素,即速度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耐力素质,累计贡献率为91.083%。研究提示:主因素分析可全面反映技巧啦啦操优秀运动员专项素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