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土地基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失稳,必须改善其地基变形与稳定条件,使土的孔隙减小,提高土的密度,使土粒更好地胶结在一起,使地基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工成孔石灰桩,就是先在地基中用大口洛阳铲成孔(孔径一般为15~20cm),随后向桩孔内灌注以生石灰为主掺一定比例粉煤灰的材料。首先,生石灰吸收土中的孔隙水,产生化学反应,变成有较高强度的桩;其次生石灰吸水体积膨胀,使桩间土挤密加固;再次,由于桩周围土中的孔隙水被吸收,含水量  相似文献   

3.
要利军 《科技风》2011,(21):177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强夯法加固特点是: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施工工艺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工效高,施工速度快较换土回填和桩基缩短工期一半;节省加固原材料;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与预制桩加固地基相比可节省投资50%~70%;与砂桩相比可节省投资40%~50%。  相似文献   

4.
地基的冻胀性取决于土、水、温、压四个要素,其中地基土质是决定地基冻胀敏感性的内部因素,而水分、温度和压力则是地基冻胀敏感性的外部因素。如果能将冻胀敏感的地基改良成冻胀不敏感的地基土,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地基的冻胀性。影响冻胀上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基土的物理、化学成分,土的颗粒组成和土的密度。以下重点讨论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动力法来消除冻胀性地基土;  相似文献   

5.
预压法是在建筑物施工前,用堆土或其他荷重对地基进行预压,使地基土压密,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减少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量。预压荷载可采用堆载、真空预压或堆载加真空预压联合预压,还有降水预压等。这种方法对各类软弱地基,包括天然沉积层或人工冲填的土层,如沼泽土、淤泥、淤泥质土以及水力冲填土等均有效。  相似文献   

6.
将基础底下一定范围内不符合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软土挖去,换填质地坚硬、强度较高的材料,经夯压密实处理,达到符合要求的人工地基。  相似文献   

7.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之碎石桩应用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软土地基,可以理解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当穿堤建筑物部分坐落于软土堤基上和地基软土厚度不均时,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穿堤建筑物可能出现变形开裂。为确保该路段的路基的稳定,决定采用高效、经济的方案——碎石桩来处理软土。主要对公路软土地基的碎石桩应用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夯实、置换、排水固结、加筋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以改善地基土的剪切性、压缩性、振动性和特殊地基的特征,使之满足上部拟建工程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及方法快速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飞 《科技风》2012,(4):112
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勘察工作取得的勘察结果又是进行基础设计的重要凭证。国内的地质情况多变,从山区到平原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基土,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例如,抗剪强度指标、土压缩性指标、含水量以及孔隙比等多项指标。所以在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中搞清楚地基的成因类型、埋藏条件以及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土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有机质、腐殖质多,标准贯入数低,从而导致承载力低,变形大,抗剪强度低。公路建设中,常因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当而造成路基病害,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1、软土地基的共性我国地幅辽阔,地质情况复杂,不同地方的软土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软粘性  相似文献   

11.
地质工程勘察中地基的方案选择极其重要,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勘察工作取得的勘察结果又是进行基础设计的重要凭证。我国地质情况多变,从山区到平原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基土,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例如,抗剪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水量以及孔隙比等多项指标,所以在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中搞清楚地基的成因类型、埋藏条件以及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在软土地基中输入粉柱体加固材料,通过和原位地基土强制搅拌混合,使地基土和加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在稳定地基土的同时,提高强度的方法.结合工作经验,介绍了粉体搅拌法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法是预应力管桩施工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是在预应力管桩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和配重的重量作用于管桩上,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使桩身沉入土中,并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沉桩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法是预应力管桩施工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是在预应力管桩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和配重的重量作用于管桩上,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使桩身沉入土中,并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沉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土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的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前言石灰是一种早已应用于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建筑材料,将生石灰送入土体中形成的石灰桩也是其中的一种。石灰桩是一种柔性桩,石灰桩加固软弱地基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石灰成桩后吸水膨胀对地基土有横向挤密作用,促进土的固结,另一方面石灰桩与桩间土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改善了桩间土的土质。石灰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是石灰桩和桩间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桩体自身强度及对桩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无承台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储罐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对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荷栽作用下的土压力、环墙竖向沉降压罐底连续沉降等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论证了无承台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储罐中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地基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有时还采用生物的方法,对地基中的软弱土,或不良土进行置换、改良、加筋,形成人工地基。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潮府 《西藏科技》2005,(7):46-46,51
介绍在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弱土地基的工程中,根据加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加固前地基承载力、土的压缩模量等参数进行桩的设计,以及在施工中正确选择施工参数的体会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由法国梅纳德(Mé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的.该方法是籍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给地基土施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本文现就地基加固技术做浅要探讨与谈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