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单面镜     
田洪波 《华章》2011,(5):14-14
我接手了一个棘手的案子。是一位母亲状告她的六个子女,要求他们支付敬老院每月800元的赡养费。可是子女们要么是低保户,要么只会土里刨食,要么虽然在城市上班,但本身负担太重,都推脱自己拿不出分摊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南瓜的回忆     
<正>屋后的菜园很小,只巴掌大的一块,是我和妻子先在水泥地上用水泥预制板围起来再填入泥土筑成的。我们开园种菜,图的是新鲜,图的是希望。往年的此时,要么种茄子,要么种番茄,要么种青椒。只有今年,才种南瓜,南瓜也不是种的,是一年前母亲带来的一个老南瓜来不及吃,烂了就扔在菜园里,想不到  相似文献   

3.
小天 《少年月刊》2010,(10):18-19
一名小学生因嫌家里的车不够档次,竞当着同学的面大声向开车前来接她的母亲下达“最后通牒”:“你以后要么走路来接我,要么就换辆够档次的车。”  相似文献   

4.
有人常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要么是他的母亲,要么是他的妻子,要么是他别的什么人。比如莫泊桑,背后有他的母亲和他的爱妻;尼采,背后有与他相依为命的妹妹;萨特,背后有他的朋友加战友西蒙娜·德·波伏娃;马克思,背后有支持他事业的燕  相似文献   

5.
父亲一生是个落片树叶怕砸破头的人。小时候,他对我的理想设计是,要么读书读出来,做个有出息男儿;要么就做个厨师,捞个口腹实惠。而出自当地名门的母亲从小给我教导更多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命运就决定了我“男儿走四方”。  相似文献   

6.
父亲爱喝酒的习性,在我是一件伤心事。父亲的酒量并不大,只两三杯下肚,便脸红耳赤,醉意朦胧,软软地说着没完没了的话,真叫人烦。父亲有酒后胡闹的怪癖,为一点不相干的小事,或母亲多说几句埋怨的话,他便怒不可遏,要么和母亲大吵,要么摔东西,不闹个天翻地覆不肯罢休。如果家里闹不成,他便朝外面溜。不大会儿,就会有人来说父亲在他家里“发疯”,吓坏了孩子;或者说父亲正在街上和某人凶煞地斗着口角……在这个不大的镇上,父亲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酒鬼”了。而我,便是“酒鬼”的儿子选我甚至厌恶父亲,厌恶他不给我营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厌恶他丢…  相似文献   

7.
晓之以理小时候,爱因斯坦非常淘气贪玩。整天无所事事,要么独自一人在大街小巷游来逛去。要么与一伙调皮的孩子嬉戏玩耍,在河边或庄园消磨时间。母亲为此焦虑异常,她经常忧心忡忡地规劝孩子说:“爱因斯坦,你这样下去如何得了。小时候不用功学些东西,大了怎么办?”“可瞧瞧我周围的伙伴,不都和我一样吗?”他不以为然地说,把母亲的忠告当作耳边风,根本不听。时间过得真快,爱因斯坦转眼就16岁了。那年秋天的一个上午,他正打算去河边钓鱼。这时,父亲上前告诉说:“孩子,昨天我遇上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想说给你听听。听完之后…  相似文献   

8.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仅16岁的私生女,她想通过我的笔端,向父母多年来对她的关爱表示敬意和感激之情。其实,我对于有关私生子的故事并不陌生,大多是面对私生子的事实,夫妻一方无法容忍,要么追根溯源,要么反目成仇,原本幸福的家庭“风生水起”,妻离子散。可是,在听了她的故事后,我被她的父亲、母亲那超越血缘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突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股市里要么你就进天堂,要么就下地狱,但至少你还有进天堂的机会。这是我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曾经给我说过的话,当时我还在想,这个老师  相似文献   

10.
让你吮指头     
清林 《中学教育》2007,(4):33-33
皮莱特在一本家庭教育的书里回忆童年时母亲如何杜绝他玩火柴的瘾头。她把家里一切要点火柴的活儿都留给他干:无论他是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或在院子里自得其乐,还是在街上和小朋友玩,他母亲都兴致勃勃地把他叫来,要么点炉子,要么点烤箱,要么点蜡烛……当然,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不出两个星期,小皮莱特对点火柴这事儿厌烦得不得了,更别提偷偷去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消息传来,我曾教过的一位学生被判刑十五年。为之惋惜之余,我竟然毫不惊讶,因为他的母亲是我的同事,我对他们太了解了。这位学生成绩一塌糊涂,欺负同学、破坏纪律倒非常在行。今天在女同学的书包里放一只死青蛙或死老鼠,明天把一个男同学扔到水坑里取乐,后天把批评他的老师的书偷偷毁掉……但他母亲知道后,要么把受他儿子欺负的同学骂得狗血喷头,责怪他为什么要得罪她儿子;要么对着气呼呼的老师哈哈大笑,直夸自己的孩子聪明,这样的调皮事只有她儿子才干得出……有一次,他把母亲留给他父亲抽的香烟偷偷抽掉了,我听说后感到事态非常严重,觉得有必要向他母亲汇报。果然,他母亲大发雷霆,一把拉过孩子,噼噼啪啪揍了起来,边揍边恶狠狠地骂道:“打死你!我打死你……谁叫你惹老师生气!”弄得我好生尴尬,以后再发生什么事要不要告诉她呢?到了初中后,这位同学更无法无天了,抽烟、酗酒、逃学、打架,样样都干。有一天晚上骑着自行车到邻镇去看电影,从公路上摔进了河道里,车把插坏了右肾,后来右肾被摘除。做母亲的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以独子是残疾人为由,不肯有半点违拗,由他任性胡为。几年后,他终因斗殴、吸毒、抢劫而被判刑。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举止对孩...  相似文献   

12.
让你吮指头     
清林 《中学教育》2005,(4):64-64
皮莱特回忆童年时母亲如何杜绝他玩火柴的瘾头。她把家里一切要点火柴的活儿都留给他干:无论他是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或在院子里自得其乐,还是在街上和小朋友玩,他母亲都兴致勃勃地把他叫来,要么点炉子,要么点烤箱,要么点蜡烛……当然,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不出两个星期,小皮莱特对点火柴这事儿厌烦得不得了,更别提偷偷去玩它了。  相似文献   

13.
火花     
国外回来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国内很少能碰到一个既有自尊又有热情的服务先生或小姐。他们要么凶恶,要么自卑。  相似文献   

14.
造句     
《课外阅读》2011,(7):52
语文课上,老师请大家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子。我想了想,第一个举起了手,然后得意地大声喊道:卖冰棒啦!要么?要么?全班师生晕倒。  相似文献   

15.
我把刘凡叫到办公室。 由于刚接手这个班级,学生们对我都比较陌生,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相安无事。可是就是这个刘凡,三番五次地惹事!要么今天没完成作业,要么课堂上违反纪律,要么在讲课时冲撞老师!几次的过招让我不能再容忍了,于是他成了我的办公室第一个做客学生!  相似文献   

16.
让你吮指头     
在一本讲家庭教育的书里,作者皮莱特回忆童年时母亲如何杜绝他玩火柴的瘾头。她把家里一切要点火柴的活儿都留给他干:无论他是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或在院子里自得其乐,还是在街上和小朋友玩,他母亲都兴致勃勃地把他叫来,要么点炉子,要么点烤箱,要么点蜡烛……当然,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不出两个星期,小皮莱特对点火柴这事儿厌烦得不得了,更别提偷偷去玩它了。  相似文献   

17.
许多音乐家都是天才级选手,柯纳尔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一年之内,以无与伦比的精湛技巧一口气开了12场个人音乐会,完成了其音乐生涯中的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从何时开始孕育?柯纳尔搬出了一个自己的定律: “在音乐课叫嚷的小孩子,要么是来调皮捣蛋的,要么是一个未来的天才。”原来,柯纳尔的母亲也是一个音乐家。当母亲外出授课时,孩提时代的柯纳尔总是跟在后头。而看来对音乐似懂非懂的柯纳尔,却总喜欢在课上大声的叫喊。终于有“明智之人”向他的母亲提议,让柯纳尔也来学习音乐。于是乎,一个天才从此诞生。柯纳尔定律总结道:千万不要忽视了音乐课上叫嚷的孩子,请多给他们些爱心。  相似文献   

18.
马洛里·蒙蒂尔上幼儿园前,父母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送她上本学区的正规学校,要么送她上专为残疾学生开办的特殊学校。马洛里的母亲 K·蒙蒂尔说:“我不想因自己的决定错误而影响她今后的生活。”她回忆道,当马洛里的幼儿教师提出“你是想把她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该书对目前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母爱的文章进行了点评,认为母亲形象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北京晨报》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我把刘凡叫到办公室。由于刚接手这个班级,学生们对我都比较陌生,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相安无事。可是就是这个刘凡,三番五次地惹事!要么今天没完成作业,要么课堂上违反纪律,要么在讲课时冲撞老师!几次的过招让我不能再容忍了,于是他成了我的办公室第一个做客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