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谈到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自然就认为是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顺序发展。其实汉字的发展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序列。笔者从汉字字形演化的角度对隶书的起源、小篆的性质、篆隶之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重新描述古汉字发展演变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汉字的形体先后经过了哪几种演变?各种汉字的形体有什么特点?汉字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演变过程,按由古至今出现的顺序,先后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甲骨文通行于商代,因为它是用刀刻在龟骨或兽骨之上,所以叫做甲骨文。它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写法没有定型,同一个字常有几种写法;笔画线条细瘦,字形瘦长,大小参差不齐。金文是周代使用的字,刻或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所以叫金文(古代“金”泛指金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学方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方法新论王玮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在我们祖先的劳动实践中产生、演变和发展,形成从繁到简、由难而易的发展趋势。从甲骨文的图画文字到描文的长方形文字进而到楷书的方块文字;从小篆的汉字大统一到隶书的汉字大变革,无不证明这一点。而汉字...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演变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那为什么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又是这般模样呢?原来,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是经过了一个极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的.我们以各个朝代官方正式字体为主干,人为地将这个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和魏晋至今的楷书.  相似文献   

5.
杨瑛 《现代语文》2010,(5):83-84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语言文字是她生命的记录和延续,记载了它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凝聚了它几千年的民族智慧。从商周的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到秦始皇时期的小篆再到程邈发明的隶书以至演变到今天的汉字,无不展示了华夏民族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演变过程,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形体,形体的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由图形到笔画,从象形到象征,从复杂到简单的途径。汉字的造字方法,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六书"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法)。"画成其物,随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文字体系,是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仰韶文化的陶文符号是汉字书法的萌芽,殷商的甲骨文,是目前见到最早的成熟书法。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大发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草、真、行诸体兼备,俱臻完善的一代。中国汉字及其书法艺术渊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汉字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从甲骨文演变至大篆,到小篆,而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和生命特质,其穿越时空,不仅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且它本身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书法。从汉字的造型特点、表现内涵、造型语言、材料、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彰显出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A.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声调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3.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简化字→楷书4.汉字造字6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相似文献   

10.
书与我飞翔     
书是什么?书是我们的朋友,老师.   我喜欢看书,特别喜欢到书店看书,因为那儿书更多.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书店,我找了一本书,名叫《汉字》,里面介绍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我翻开书,书上写着:夏朝人们使用的是甲骨文,它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的,这是原始汉字:商、周朝人们使用的是金文,它是刻在青铜器上;秦(春秋战国)写的是小篆,刻在竹片上;汉朝写的是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写在纸上,这是标准汉字.这就是汉字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字演变脉络,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3第46页说:“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同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说:“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大约有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第139页说:“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钟鼎文、篆书、  相似文献   

12.
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到今天通行的真书,经历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是以秦隶作为分水岭的。秦隶以后的汉字是以基本笔划为主的文字,而小篆以前的汉字,则是以象形单体为基本构件的文字。二者在形体结构上有着质的不同,在表音表义的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把小篆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汉字,而把秦隶以后的汉字叫做今汉字。古今汉字在形体上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是在古汉字逐渐演化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分析古汉字形体的  相似文献   

13.
我爱汉字     
正看着激动人心的"汉字听写大会",听着抑扬顿挫的《赞汉字》朗读,我百感交集。我深深地被汉字悠久的历史所震撼,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仓颉造字的身影。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端庄大方、草书凤舞龙翔,它们乘着历史之舟一次次出现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赞叹:"汉字真不愧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呀!"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汉字也有繁化现象,但不是主流。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简化的趋势到底“总”到什么程度?繁化又“不是”到什么水平?总趋势既然是简化,为什么还出现繁化?促使简化成为主流的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常常萦回于怀,不得其解。最近,我们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于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常用字为对象,逐一进行调查,得出几个数据来,试图依此为据,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骨文和金文,第二阶段是大篆和小篆,第三阶段是隶书和楷书。第一阶段,汉字的形体不整齐,笔画多少不固定,图画性强。第二阶段以小篆为代表,字体统一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全由曲折匀称的线条组成,线条性强。第三阶段以楷书为代表,字体呈方形,以笔画代替线条,符号性强。现代汉语常用字有些经历了三个阶段,有些始见于第二阶段,有些则是楷书兴起以后的后起字。我们调查的重点是前两种情况,但没有把《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以后的简化字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溯源汉字曾由甲骨文、钟鼎文变到小篆,又变到隶书,再变到楷书、行书。到鸦片战争以后,文人学者看到西方列强科技发达,也注意到外国语言文字的不同,而汉字难学难懂,中国要强盛必须改革文字的主张一时蔚然成风。最先注意到汉字难学、摸索便捷学习方法的是外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对汉字隶变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从笔势和结构两方面探讨了隶书系统对小篆系统的继承与发展。在笔势方面,隶书系统用笔画代替了小篆系统中匀圆均称弯曲的线条,隶书系统在小篆系统没有勾挑的情况下凭空加弯,隶书系统出现波势。在结构方面,从小篆系统到隶书系统出现了四种变化,分别是省变、转变、讹变和突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一、单项选择题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在()时期A.尧B.舜C.禹D.启2.下列朝代中,属于奴隶社会的有()①商②西周③夏④春秋⑤战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选择文字演变过程正确的一组()A.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B.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D.甲骨文→小篆→大篆→金文5.以下朝代中,实行过分封制的有()①西周②秦③西汉④东汉⑤西晋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③D.③④6.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知道,汉字的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古汉字阶段和今汉字阶段。古汉字始于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到了秦汉之际的小篆,标志着古汉宇的发展接近尾声。作为古汉字发展史上的殿军的小篆,与甲骨文和金文相比,在形体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唐兰先生曾说:“我们所见的古文字材料有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以汉字为审美对象的书写艺术,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就书体而言,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硬笔书法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字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字体经历了陶文、甲骨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阶段.其中小篆的产生,宣告了汉字古文字阶段的结束,而这份功劳就归属于秦相李斯.本文试从个人生平、书同文字及书法成就方面对李斯对中国汉字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