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广大青年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使大学生成为民族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师范院校大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师范类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次分析师范类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论述了师范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措施,以促进师范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方面坚定信仰、增强情感、提升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张志伟 《文教资料》2020,(4):162-1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角度阐述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教师。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校园中培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党团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郑皓亮 《现代教学》2014,(6X):13-14
<正>站在一个班主任的立场,笔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要以生为本、抓住核心、注重实际、共同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学生,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生为本"。理想信念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解决好了理想信念问题,就抓住了个体形成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重视实际与追求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