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一套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车辆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相关实践教学的活动,为本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准备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借鉴的经验,同时总结车辆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的效果和改进措施,为开展车辆专业工程认证提供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支持,为我校理工科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的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在准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支持条件部分的具体认证工作实施方法及遇到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流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实践提供了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对于专业认证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和理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情况,包括认证组织机构及其性质、负责认证的大学及学科专业点数、已认证的工程专业数、专业认证改革发展以及为全球非美国家提供国际认证服务等情况.其次,在通过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模、专业认证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发展情况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分析了专业认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最后,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工作的重点,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提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重要的实验和实训环境,是实施和保证专业认证所需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条件。文章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面向专业认证的综合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重点讨论了综合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与定位、建设与运行机制和内涵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教师资格考试、专业建设等有较大区别,但部分行动者对此还不能准确辨析。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往制度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行动者的影响,总结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存在的四种认识误区,提出行动者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解应进行从宏观到中观、从管理到治理、从输入到产出、从预设到生成的逻辑转向,以减少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的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由于专业建设理念落后、专业建设标准缺失以及专业建设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情况并不理想。鉴于高等教育领域中专业认证的优点,建议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专业认证,加快专业认证的顶层机制设计和组织机构建设,并尽快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其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校专业认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改变了以往评价依据"投入+过程"的模式,重点转移到了基于产出,评价学生学得如何.专业认证视角下学生工作课程化模式建设是遵循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通过制定与专业认证要求标准相匹配的专门的学生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多样化的授课、考核方式,创建新型学生工作队伍,为课程化实施提供多元化师资支撑.同时,通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课程化活动,使专业认证和学生工作互为支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得到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哈尔滨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相应地对于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通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和核心任务,基于“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启动“双万计划”,通过专业认证是建成一流专业的重要标志。武汉大学化学专业在2016年12月底完成了专业认证(第三级)现场考察,是全国首批通过理学试点专业认证(第三级)的专业之一,回顾其专业认证工作的准备与实施,有利于全面认识专业认证,准确把握“五个度”,各高校可以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培养一流人才,建成一流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