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婷 《文教资料》2008,(15):154-157
本文从中小学音乐实验课入手,以现代教学论及<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基础,试以"情感体验是教学的基础"、"主动求知是教学的目标"、"正确引导是教学的保证"、"科学评价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切入点,阐述如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教者应建立以赏析、理解、表现、创造、反思为基础的音乐心育课堂教学范式,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生身心快乐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从贯彻"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知、情、能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关注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探索音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重视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辩证看待新课改,准确定位音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泉 《小学生》2012,(10):13-13
<正>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五课欣赏曲《狮王进行曲》。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音高、速度"与其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2.通过反复欣赏引导学生对狮王的神态与动作进行模仿表现,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3.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使学生感受熟悉并表现这段乐曲。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遵循"逆向设计"理念和"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初衷,以学科素养目标为导向,体现了为实现某一素养目标将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规范组织起来的一种结构化的整体教学路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大任务组织表现领域、以大观念组织感受与鉴赏领域、以大任务组织音乐创造领域以及以大问题组织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来组织单元,以舞曲音...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起源于动作。"幼儿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幼儿律动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进行律动的兴趣,从而圆满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幼儿律动教学的4个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属人文性文化课程,音乐学科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培养.音乐学科虽然在识读乐谱方面有较为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但作为音乐课程主体内容的歌曲演唱与音乐欣赏却没有非常系统和严格的科学知识体系,如同样一首歌曲或一首乐曲,可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甚至可以作为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如果老师们不能正确定位各学段教学目标,那其设计的音乐课,经常模糊了学段,不能体现各学段音乐教学的特点,肯定也不能较好达成课程学段的教学目标.这种情况尤其在"感受与欣赏"领域,即"音乐欣赏"课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各学段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对各学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了解不透,对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理解不深入.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准确定位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益,高效达成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愉快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快乐,也是构建和谐音乐课堂的主要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愉快的学习,用亲身感受、体验和自己的表现来满足他们的"认知、表现"和"发展"的需要,真正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表演的舞台和梦想剧场。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打破以往沉闷地演唱、机械地演奏等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愉快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文章以小班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例,阐述了音乐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小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再创造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这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学生反而不敢当众唱歌,对唱歌表现出紧张、害怕,还有的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唱不好歌致使对歌唱的喜爱之情逐渐减弱。唱歌能力作为音乐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部分学生喜欢唱歌却唱不好歌的现象,除了对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以外,我们更应该反思教学目标定位,唱歌教学追求的培养目标应该从"授之于鱼"的"唱会歌"转变为"授之于渔"的"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这样更深层次的目标定位也使唱歌教学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圆舞曲、进行曲这两类体裁乐曲的欣赏、表现和体验,养成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并适当培养其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进而激发他们探究、表现音乐的兴趣。2.过程目标:通过课堂内外及师生互动的体验、探究、合作,进行欣赏、表现及创作。3.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在已有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