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今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队伍的日益扩大,留守儿童的队伍也日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地打工,他们大都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父爱、母爱。由于隔代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所受道德教育极少,使他们成了问题儿童。由于其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使他们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得不到教育,有些孩子变得自私、孤僻。  相似文献   

2.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3.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在人们的关注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有人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策略--"标签化"留守儿童,即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来标识留守儿童,甚至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来"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离开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性格孤僻,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因此,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多一点爱心、多一些温暖,当好留守儿童的"严父慈母",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塑造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差别较大,对孩子的教育条件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自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他们没法生活在父母身边,失去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关爱等,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7.
曹志坚 《广西教育》2009,(22):34-3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外出打工后,被遗留在家乡的儿童,他们或独自生活,或由祖辈、亲戚托管。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8.
所谓留守儿童,特指那些留在家乡,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如今,农村中越来越多的父母踏上了外出谋生之路,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与其他孩子相比,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与父母的交流,缺乏亲情的呵护,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笔者从教多年,在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农村儿童的心理存在着生活处境与生活信息之间的巨大反差引起的困惑。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缺乏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倾诉和求助对象,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爱心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对留守儿童中"问题"孩子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素列成长问题。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促进留守儿童的父母重视亲子教育,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明确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魏孔梅 《甘肃教育》2014,(18):21-21
正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现在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下面,笔者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随着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现状和主要困境,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入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任意一方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的一批儿童,他们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照顾,甚至由父母方的远房亲戚抚养。居住环境复杂,父母角色长期缺席,导致留守儿童现状堪忧,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滋生,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熏陶,通过定期进行家访,编制适用留守儿童的教材,用人文精神灌输正确价值观,用情感教育抚慰留守儿童心灵等举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这些"缺翼"的天使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隔两地的情况,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少父母正确的引导和关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1].本队主要调查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成长状况;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受教育情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摆在人们面前,可以使社会看到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某些弊端,促使人们对这些弊端进行反思,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或农村,不少青年劳动力呈洪水之势向城市涌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不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则很有可能因此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结合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现状,浅谈几点在小学教学中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策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洒下的一片阳光。  相似文献   

16.
根据调查统计,我所任教的班级,53名学生中就有34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58.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1.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有31个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个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或朋友.目前,这个班级留守儿童的数量仍在逐步增加.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祖辈家长生活,他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大多数祖辈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缺乏教育管理孩子的理论知识和合理有效的方法.为了有效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升祖辈家长的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占一定的比例,农村许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本文以华安县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儿童"也就随之产生。父母关爱的缺乏、学校以及教师的忽视、社会过少的关注,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很多问题。所以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家长须关心、学校有义务、社会应尽责,使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同龄儿童共同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