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电视戏曲栏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陕西台的《秦之声》、安徽台的《相约花戏楼》、山西台的《走进大戏台》等,成功地完成了电视与戏曲的对接和碰撞,使戏曲这一备受冷落的文艺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栏目经过不断地改版和调整,积极地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节目样式,成为收视率较高、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有的栏目经营运作成功,更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梨园春》激活了河南戏曲市场,推动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被学界称为“梨园春现象”;《秦之声》亦使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被称为“秦之声现象”。这些戏曲栏目…  相似文献   

2.
理念一:要珍惜品牌资源,不可随意改版。改版要遵循电视基本规律,一定不能坠入改版的误区,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一改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栏目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仅凭热情,忽略品牌建设的深刻内涵,只注重短期策划、设计一时的市场份额,忽略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及核心理念,甚至在栏目的成长期仅因收视率低就仓促改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们面临着一个个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政策与百姓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跳出传统经济报道的圈子等等。而作为电视经济报道 ,随着经济栏目的不断增多和报道分量的加大 ,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山东电视台唯一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的《今日经济》 ,前身为《经济报道》 ,自95年元月1日开办以来 ,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其中包含的几个小板块虽几经调整变换 ,但深度报道板块却以其较为鲜明的特色一直…  相似文献   

4.
不知细心的电视观众发现了没有,近期电视行业兴起了一轮新的改版热,而在这些改版热潮中以娱乐性版块节目居多。仅以中央电视台的综艺频道为例,除原有的很具影响力的节目外,又新增了《星光大道》、《五洲同乐》等六个新栏目。经济频道还要增加《超市大赢家》等节目。这些节目的特征,以娱乐为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于是乎有了“快乐电视”这一说法。笔者拟就“快乐电视”产生的意义及其作用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梁敏  朱咏东 《新闻知识》2007,(11):73-74
金融从属于经济的范畴,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但目前有关证券的专业栏目各个省市级电视台都比较多,而专业的电视金融类栏目十分稀少,同时,专门针对报刊金融专栏、电视金融节目等领域的研究也比较欠缺,鲜有关于"电视金融栏目"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6.
新疆电视台《农牧天地》栏目于1999年1月创办开播,当时它是由固定的几个小板块组成,其宗旨是“报道农牧业,服务农牧民”。节目开播两年多来,《农牧天地》栏目多次改版,面貌也焕然一新,它以农牧民朋友的需要为出发点,增强了节目的政策性、实效性和服务性,加大了信息量,既贴近了农牧民朋友的生活,又平易近人。现已成为新疆电视台强档栏目之一,深受天山南北农牧民欢迎,体现了我们农牧节目一如既往地为农牧民服务的宗旨。那么,面对当今电视传媒业市场化、集团化的强烈冲击,面对全球传媒业的互相渗透,我们《农牧天地》栏目应…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1日,江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和次黄金时段,同时推出一批经过全面改版的新栏目,它们是新闻部的《早间新闻》《今晚报道》《正午时刻》《英语报道》,经济部的《经济星云》《今日证券》等。一个多月后,我们就江西电视台以推行黄金时段优质优播和栏目制片人为龙头,对全台8个部门自办的22个栏目进行的全面改版作了广泛深入的采访,在搜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带有思辩性的启示。一、实行栏目制片人制是现代电视发展的必然,也是江西电视台98年改版的重点,它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触动大,效果显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8.
何婕 《新闻大学》2000,(1):76-77
《东视广角》是东方电视台的一栏深度报道节目,诞生于东方电视台开播之日。该栏目诞生至今在节目形式上发生过诸多变化,但是最近1999年8月31日的一次改版却体现了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思考和探索。 深度报道原来是报纸的强项,而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当首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的“时空报道”。这几个栏目充分运  相似文献   

9.
徐静 《新闻前哨》2003,(8):60-60
中国电视已经进人竞争激烈的时代,只要我们打开电视,便可收看到几十个频道。众多的电视台、众多电视节目的竞争使电视人时刻感到危机四伏,局促不安。而观众则是不管哪个台,哪个频道,只要是喜欢看的栏目和节目,就会把遥控器锁定在某个位置。因此,一个电视台,只有办出尽可能多的品牌栏目和节目,才  相似文献   

10.
说起电视化类栏目,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化报道》.浙江电视台影视化频道的《丛林》、《新天天说》都是电视化类栏目。电视化栏目难办,难以获得理想的收视率,这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共识。《化报道》作为比较纯粹的化新闻,很可惜失败了;《新天天说》开始是擦边球的化新闻,更准确的说是社会新闻,所以小有成功;  相似文献   

11.
当前,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媒介市场化环境下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生存的必需.本文以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提升电视节目的看点和品位,满足受众对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需求,实现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生存和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来源于综合类电视节目中的健康类信息板块,在媒介市场信息传播细分化环境下诞生,对信息的传播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因而得到了受众的青睐.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娅 《青年记者》2013,(20):129
电视戏曲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以下浅谈几点发展电视戏曲栏目的建议:一、发展之点:栏目创新,元素融合。栏目形式要创新,内容要创新,栏目的主题更要提升。当然戏曲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要关注戏曲新秀,充分展示优秀戏曲新星的功底和风采,激发更多受众对戏曲的兴趣。二、发展之源: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品牌栏目。俗话说,  相似文献   

13.
杨传品 《新闻窗》2012,(5):78-78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品牌化发展的时代,品牌化为电视媒体带来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但在电视媒体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今天,却蕴含着极大地运营危机。对于当今电视媒体的发展来说,塑造一档或几档收视率高以及影响力大和竞争力强的电视品牌栏目,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帮助友人策划上星栏目,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众多做节目、开版块的影视公司后面都有一家势力强大的房地产商作后盾。有的投入几千万,有的开口就是可有几亿元的投入。而在节目的策划、制作中,也着实发现这些影视公司的确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文化栏目是近几年崭露头角的电视文化形式,与早已形成规模的新闻、经济、社教、评论等相比,还略显稚嫩。目前中央台称得上文化栏目的只有《文化视点》,而《文艺广角》、《艺苑风景线》等则是兼容文化、文艺的综合型栏目。河南电视台在1987年创办的《文艺天地》,里面也含有文化节目内容,而真正纯粹意义上文化栏目的出现则是1997年初的《艺术空间》(后改称《文化博览》)。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省级台和地市台都有自己的文化栏目,但除了中央台外,相当一部分省级台举步维艰,运作困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总结远远落后于艺术实践,电视文艺工作者很少能看到关于电视文化节目制作的理论文章,那又如何用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创作实践呢?更不用说让社会去了解电视文化了。二是电视文化栏目节目数量不少,但缺乏精品力作,在国际国内造成较大影响的作品较少甚至没有。三是缺乏重点栏目。四是电视文化从业人员单兵作战,缺乏与社会各界人士合作的意识。电视文艺是综合艺术,在具体操作中,谁的综合能力强,谁办的文化栏目就会更好。但有些电视编导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却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自然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五是制作节目经费严重不足。文化栏目不同于其他栏目,它需要重点  相似文献   

16.
央视改版轰动一时,新闻类栏目成为改版力度最大的板块。本文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为范例,着重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前后的栏目进行讨论分析,并由此探讨电视新闻类节目产生意义的途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庆谊 《今传媒》2011,19(3):82-84
《百科探秘》是一档独特的科普型电视谈话栏目,开播至今刚好五年,面临新的央视科教频道改版,由于栏目的同质化而被停播改版。那么作为科普型电视谈话节目,它与普通的电视谈话节目在定位和形态上既有类同,又有不同,几乎五年的节目实践中,它很难按照现有的谈话节目类型去概括和描述。而最终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混合形态。虽然这档栏目在收视和影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央视唯收视的导向下,栏目也存在选题趋同化、范围狭隘化的问题,妨碍了栏目更好地向公众传达科普和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央视改版轰动一时,新闻类栏目成为改版力度最大的板块.本文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为范例,着重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前后的栏目进行讨论分析,并由此探讨电视新闻类节目产生意义的途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革林 《新闻窗》2014,(3):47-48
在常人的眼中,电视法治报道一般都是冷冰冰的,没什么人情味。因其内容要么是普法教育或公检法司的工作宣传,再就是打击犯罪现象及犯罪分子的报道。笔者认为,在电视法治栏目中注重人情味,既可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服务性和生动性,又可提升收视率,还能使普法教育入耳入脑,更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