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在苯胺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定位效应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苯胺分子的原子电荷和能量表明,氨基的空间位置影响苯胺分子体系能量和各原子的电子密度,从而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作用.①苯胺的N-C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之差△E仅为0.00344 α.u..当氨基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时,为最低能构象.②氨基不仅能通过σ键拉苯环电子,还可通过p-π共轭作用拉苯环电子,氨基为吸电子基.③氨基虽然是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苯环的邻、对位碳原子比苯环碳原子带更多负电荷,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④亲电试剂与苯胺反应形成的邻、对位碳正离子中间体比间位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有利于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因此,氨基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2.
例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烯键跟臭氧(O3)反应后在锌粉作用下水解,可使烯键断裂而在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形成新的基团。  相似文献   

3.
一、脱水反应的常见类型 1.醇分子内脱水 规律:醇分子内 C -O 键及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的 C -H 键断裂,脱去水分子形成不饱和键,属于消去反应。 当 -O H 不在链端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实验证明,脱水时以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羟基脱去水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为主。注意:(C H )C C H O H 不发生消去反应。 3 3 2 2.醇分子间脱水 规律:一个醇分子内 C -O 键断裂,另一醇分子内 O -H 键断裂脱水生成醚,属于取代反应。参加反应的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一元醇也可以是多元醇。 R -O H H -O -…  相似文献   

4.
由于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电负性不同;σ电子对π电子的屏蔽效应,反应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所以碳碳叁键比碳碳双键难于亲电加成.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化学的光学异构中,提到了手性碳原子。分子的手性常常和处于手性部分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原子有关。仅与一个特定原子有关联的手性分子,称之为有手性中心,假定这个特定原子是碳,即称之手性碳原子(与不对称碳原子相同)。换言之,凡四个价键连有四个不相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之为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的旋光异构体中,可含一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合物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分子骨架中的碳原子可以不同的杂化态形成化学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化学键性能呈现多样性.采用原子电负性无法解释不同官能团以及碳原子不同杂化态对化学键性能带来的差异,给化学键性能的理解带来困难.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教学课堂,利用碳原子不同杂化态的轨道电负性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杂化轨道电负性和基团电负性,讨论X-C化学键能、C-C和H-C键长、H-C键酸性以及H-G中1 H NMR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用作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性能的变化趋势,突破教学难点,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有机化学协同反应这一章里,σ迁移反应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因为σ迁移既有氢的迁移,又有烷基的迁移;既有迁移位置的不同,又有迁移时的立体选择.这种立体选择是:在涉及到氢的转移时,有“同面”成键或“异面”成键的问题;在涉及到烷基碳的转移时,既有“同面”和“异面”的问题,还有碳原子的轨道(主要是σ键过渡态)是以原有的一瓣成健(保留),还是以不成键的另一瓣形成新键(倒置或称反转)的问题.σ迁移反应中较复杂的是[1,j]迁移.虽然有不少书藉对氢和烷基的[1,j]σ迁移规律进行了归纳,使之利于记忆掌握,但这些小结仍较繁复,用起来并不十分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在有机反应中,卡宾是一类重要的反应活性中间体。本文着重讨论有关卡宾的结构、反应及区别两种状态卡宾的方法。已知碳原子有四个杂化的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八个电子。而卡宾的碳原子最外层仅有六个电子,四个电子与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成键的分子轨道外,还有两个非键电子保留在原子轨道中。这两个未成键的电子就有两种可能的排布方式:一种情况是它们同处于一个原子轨道,二者自旋方向相反;另一种情况是它们分别占据两个原子轨道,二者自旋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9.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在许多类物质中均有此性质.加成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碳原子多结合了新的原子.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正好相反,是指碳原子失去结合的原子,形成新的不饱和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很多教科书中,现仍采用VB法处理萘分子的结构和萘分子中α、β位的化学活性,即由于分子中各碳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各碳原子附近的电子云密度不相等,α—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大,β—碳原子附近的电子云密度较小,键长也不会相等.所以在萘分子中,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α—碳原子的活性大于β—碳原子的活性.但VB法无法解  相似文献   

11.
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的方向:一条为5’-3’(即从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到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另一条为3’-5’(即从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到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如图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在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母链(亲代DNA的多核苷酸链);  相似文献   

12.
有机物脱水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 ,脱水反应的形式较多 ,应用广泛。在有机推断题中经常遇到 ,下面就中学常见的脱水反应的类型及规律进行简单的归纳、分析。一、脱水反应的常见类型1 .醇分子内脱水规律 :醇分子内C—O键及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断裂 ,脱去水分子形成不饱和键 ,属于消去反应。RCHHCH2OH浓H2 SO4△ CHRCH2 +H2 O  当—OH不在链端时 ,有以下情况    CCH3HHCHOHCH3浓H2 SO4△CHCH3CHCH3+H2 O实验证明 ,脱水时是与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的 ,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羟基脱去水分子…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甲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甲醚的甲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甲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甲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E仅为0.006 31 a.u..当C1-O8-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44.429 48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甲醚中甲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甲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甲醚反应形成的各种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差异不大,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邻基参与作用是近几年来才出现在教材中的一个新理论。这种作用普遍存在于亲核取代、消除和重排反应中,对反应速度,反应产物的立体化学等有较大的影响,是有机化学领域中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邻基参与作用是由Winstein于1942年首先发现并提出来的。这种作用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即有机分子中某些原子、原子团、π键或σ键对β-位(或相距较远的)缺电子反应中心的影响,除了通过熟悉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以外,还能发生直接作用,部分或完全地与反应中心成键,以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中间体来影响某一反应。  相似文献   

15.
共轭分子中,离域π键的形成有二个条件:一是共轭原子必须同在一个平面上,且每个原子可以提供一个彼此平行的P轨道;二是总的π电子数小于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P轨道数的二倍.前一个条件保证了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后一个条件保证了成键电子数大于反键电子数.当共轭分子受到微扰作用,部分共轭原子沿σ键发生了一定角度的旋转时,P轨道不再彼此保持平行,因此也就不可能再保证P轨道之间有最大程度的重叠.由于不符合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就不应再采用σ—π分离的近似方法,将π电子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反应类型较多.概括起来,大多数是化合物的官能团的反应,一般分子的碳架则保持不变.但在有些反应中,因受到试剂、温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分子中某些基团发生转移或分子内碳原子骨架发生改变,其结果可能是(1)生成原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2)失去某些简单分子而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之为分子重排.  相似文献   

17.
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取代基定位规则是能简单有效地运用于预测烯烃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其中,不对称亲电试剂中正电荷部分加在间位定位取代基更多的烯键碳,负电荷部分加在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更多的烯键碳上.烯键碳上如连有复杂烷烃,则有可能出现重排产物,负电荷部分加在邻对位定位基团更多的重排碳上.该取代基定位规则将烯烃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中的反马氏规则现象和符合马氏规则现象进行了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三键或大π键等)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原理在高考有机综合题的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成反应通常包括:烯烃或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或醛、酮的加氢、加卤素、加卤代烃、加水、加氢氰酸,烯烃或炔烃或醛的自身加聚等等.其典型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Woodward-Hoffmann规则是非常著名的规则,在理论有机化学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方面已有很多优秀著作出版,对该规则在各类反应(电环合,环加成、·—迁移等)的应用已作了介绍。对此各论,本文从略,本文只对该规则的相关图书写,使用方法及理解难点作以介绍。参与反应的分子除无关的取代基之外,结构上多有分子轨道对称性的情况,而且反应前后对称性相同,可以认为反应过程中亦保持着对称性一致。联系反应物和产物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一致的规则即为Woodward-Hoffmann规则。对于反应物与产物双方被占轨道相互间,空轨道相互间是否确切相关应特别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二苯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二苯醚的苯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对二苯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体系能量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二苯醚的亲电取代反应.二苯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5.258 03a.u.(3 299.466 4 kcal.mol-1)]很大,O23-C1单键不可自由旋转.当C1-O23-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534.885 08a.u]最低,为最稳定的优势构象.二苯醚中苯氧基表现为吸电基,它的作用使邻、间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少,使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对位反应的途径最有利,苯氧基主要表现为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