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婷 《父母必读》2020,(3):104-106
“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书”系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系列图画书共包含《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书设计真好玩儿》和《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书颜色大街的那些事儿》两册,用轻松活泼的语言介绍美术元素及原理,给孩子带来最初的美术感知。作者马克·戈尼亚从7岁第一次接触《星际大战》后,就把童年中最好的时光献给了电视、电影以及电视游戏,这段童年的经历对他以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他一直从事漫画和平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翁颖怡 《辅导员》2012,(Z1):122
今天我读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我是第二次读他的作品,读得格外仔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三个看似互不相连的词语是如何被作者联系起来的呢?本文作者林海音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写成了故事,让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  相似文献   

3.
《童年》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自己童年经历的书,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作品。书中高尔基再现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艰辛坎坷的童年,还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高尔基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童年》这本书也处处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的童年时期正值19世纪后期,社会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沙皇政权的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抗议声浪日甚一日。高尔基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的童年是清贫、悲凉的,但又是充满快乐与爱的。童年…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决定着他的一生,可见童年何其重要。从大的社会背景来讲,同时代的人会拥有共同的童年经历,就像我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了"文革"、批林批孔、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普遍采用了童年视角,对诗化童年的描述实则是鲁迅对童年的精神留恋。通过对他真实童年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到,鲁迅的乡土小说在某种程度上痉其残缺童年的精神自叙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鲁迅的《朝花夕拾》较完整的反映了他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主要社会经历,其中大部分篇目写的是童年时期的生活.与单纯的回忆性散文不同,《朝花夕拾》常将生活习俗的描述与文化反思社会批判有机地融为一体,行文幽默,意味深长,构成了一个童趣、理趣、谐趣相统一的充满情趣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教师》2009,(16)
狄更斯的作品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尤其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而,<大卫·科波菲尔>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书,再现了狄更斯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福克纳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在我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中,有一个名叫桑桑的小男孩,他在童年时期也经历了一段与厄运相拼的岁月。那是我蘸着童年的记忆,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来为读者讲述那段时期不同的人和事对我的影响。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我的聋子祖  相似文献   

9.
六一又要到了.这是一个专为童年而设的节日。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而且短暂得很。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呢?童年中的他幸福吗?童年幸福与否对孩子的一生有何影响?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莱斯·马瑞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诗人.他的童年生活经历对其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对他的童年生活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马瑞诗歌创作的背景与形成,从而为展开对莱斯·马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个体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他的童年生活经历中找到痕迹,大多是童年的创伤通过潜意识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王洛宾晚年给亲友的书信中,回忆了父母、私塾先生、山东老人、东北流亡学生,以及他的童年小伙伴和他任音乐教师时的学生,还回忆了他童年和青年时代在旧北京的生活。他说:“经历的这些琐事,都打下了我热爱祖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莱斯.马瑞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诗人。他的童年生活经历对其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对他的童年生活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马瑞诗歌创作的背景与形成,从而为展开对莱斯.马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儿童都只能经历一次童年。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童年,也不能代替儿童去过属于他们的童年。身为小学教师,置身于无数儿童的童年时光里,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守护这弥足珍贵的童年?对此,读《童年社会学》很难找到具体的答案。作者威廉·科萨罗教授似乎在考验你的耐心,他列举了各流派的理论,陈述了多家幼儿园的研究案例,讨论了许多有关儿童成长的社会问题……但就是不提供"你可以怎样""你应该怎样"的答案,他只是告诉你他怎么理解儿童,他怎  相似文献   

15.
正齐白石以画虾名世,但其艺术成就远不止于那一只只晶莹剔透、活灵活现的虾。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有人曾做过统计,他的花鸟画题材超过270种。当然,这并非他刻意要在题材广度上胜过先人,而是农村生活经历赐予他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选材。他曾说:"不常见的,我觉得虚无缥缈。"挑水、种菜、扫地、下田、打杂……童年的清苦生活不仅没有埋没他,反而让他深刻感受到生活中一切美好而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笔下那些感人的生命和朴素无华的山花野草,正得益于童年时期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16.
杜芳菲 《留学生》2010,(6):25-27
这个坚持反向走的精明商人说,他所有“反向”的选择,都来源于童年的经历:童年时期,他在乡下,经常捉泥鳅、摸田螺,摸索出了“当别人都没发现、还没来得及去的时候,我就应该去”的制胜秘诀。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叙事性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他如诗如画的童年世界,这世界是以风景秀丽、经济凋敝、文化落后的江南水乡绍兴作为生命底色,而鲁迅童年情结无疑是这多姿多彩的生命底色上一道最为诱人的风景.童年情结是我们索解鲁迅内心隐秘、开启鲁迅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在鲁迅精心构筑的艺术世界里蕴含作者童年的梦幻、心灵的忧伤.  相似文献   

18.
对作家而言,童年记忆是其进行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余华独特的童年记忆,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艺术个性,这也使得他在文坛能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分析童年体验对于萧红创作的影响,从她经历的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两大方面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萧红将自己的童年体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爱的缺失,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姚渊亭 《新读写》2009,(6):36-37
童年时代,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人,我暂且叫他“童年偶像”。小作者的心里也有一个“童年偶像”,就是他的叔叔。和叔叔间的有趣经历成了小作者心里的一道风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叔叔却被“偷”走了。这是生活的必然,还是偶然?读来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