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桂胜》编纂的缘起及目的、内容取舍及续编等。认为该书是现存诸多粤西笔记中保存得较完善的一种。其以桂城为地理划分,以胜景为纲,以介绍诗文、题刻为旨趣,自然与人文兼备。其丰富的资料性,是研究广西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其收录的众多山水诗文也是研究广西地域文学、游记文学、山水文学的重要资料;其所提供的题刻、留名更是研究旅桂文人在广西行踪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2.
柳经纬 《高校理论战线》2015,(2):145-155,159
编纂民法典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话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使得民法典的编纂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后,为什么还要编纂民法典,应当编纂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民法典应该由谁来编纂,民法典编纂应如何组织等等,这些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徐惠 《教育评论》2014,(2):152-154
历史教科书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编纂思想反映特定社会、时代对历史教育的要求。民国学者基于各自观点对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的阐论,有其时代性,更有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民国出版物的考察,从编纂主旨的确定、编纂结构与编排设计、编纂内容的取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了解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真实现状。  相似文献   

4.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构建完善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体系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教学方法应用与教学手段完善等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村汉先生编纂的《柳州方言词典》(以下简称《柳典》)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广西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典,也是一部在周密的总体设计和先进的工作方法指导下问世的方言词书。它的出版发行,在方言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笔者拜读之后,不揣冒昧,略陈若干浅陋之见,以献诸同好并求正于大方之家。一、搜宏罗富,聚九层之塔词汇是个浩瀚的海洋。编纂词典就是要滤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奉献给人们,其工作之浩繁可想而知。方言词典的编纂尤为艰辛,因为这时面对的往往是一个从未或者很少有人涉猎…  相似文献   

6.
清朝《国史》的编纂活动始于康熙朝。由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康熙、雍正时期《国史》编纂活动成效并不大,乾隆朝国史编纂活动是康熙、雍正以来国史编纂活动的继续,它使自康熙中后期开始的清朝国史编纂活动得以基本完成,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用满汉两种文字编纂、编译完成的国史,堪称中国官修史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清代民族文字文献编纂活动发展繁荣的具体体现。这些以满、汉文编纂编译的卷帙浩繁的国史本纪、列传、表,均完好地保留到现在,使清朝国史有了多种文本,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更多的版本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高校年鉴编纂是全国各高校应该积极实践和探索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高校年鉴编纂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欠规范、信息可利用性低和编制周期不确定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年鉴编纂工作机制,有效提高年鉴编纂规范性和时效性,具体的实践路径为:将主体编纂工作关口前移,由编辑部门承担编纂主体任务,简化编纂流程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典编纂工作已被列入立法规划。编纂法典是一个领域法律制度成熟完备的标志。教育领域法律体系较为健全,条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要求,而且法律规范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制度成熟度较高,立法机关和主管部门也形成了工作共识,基本具备了法典编纂的现实基础。编纂教育法典无论是对于教育法学理论研究,还是对于教育法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以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编纂法典要面对填补法律空白、教育转型、程序不清、理论准备不足等困难,需要优先填补教育法律空白,同时通过系统化、有组织研究的路径,以系统整合教育法律规范加局部创新的实质性编纂模式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9.
论档案编纂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编纂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档案编纂对于保存、积累、传播文化方面的独特功能和它对于拓展档案编纂的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国家都有意识形态教育,而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其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词典编纂。因此,在词典编纂中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意识形态的调适是一个重要议题。GeorgeOrwell的"新语"可以用来分析思想控制如何通过语言限制加以实现,从而更好地用来探讨语言在词典编纂中体现意识形态的途径。如果借鉴"新语",对语言进行一个明智而清醒的分析,那就可以较好地利用词典编纂实现意识形态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