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朋友,你会解答“比多”、“比少”的题吗?你知道这种类型题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道例题吧。例1.学校有篮球20个,排球12个,足球15个。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排球比足球少多少个?要求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也就是求20比12多多少,  相似文献   

2.
一、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观察]“求比一个数多几的练习”(一年级) 1.“你说得最响,奖励你一颗五角星。”一年级的数学练习课,学生看卡片口算。共12张卡片,12位小朋友口答,都答对了。最后,老师选其中一位,这样评价。 2.“100以上的数我们没有学过,你都能说,老师奖励你。”面对“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教师请学生提出问题。生:“蝴蝶标本和蜻蜓标本一共有多少只?”另请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这样说:“64 40=104(只),答:一共有104只。”教师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二年级的一节应用题复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养鸡场有母鸡23只,公鸡30只,?不待我提问,已有孩子举起了小手:“老师,这道题只有两个条件,少了一个问题。”这个回答正是我期待的。“那根据这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呢?”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母鸡和公鸡一共有几只?”“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小朋友的回答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也达到了我出示这道题的目的。这一题似乎可以过去了,可胡迪的“反常”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眉头紧皱,若有所思,小手举起又放下。“胡迪,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我亲切地问。胡迪迟迟…  相似文献   

4.
题目根据图中的条件,求每只棒棒糖多少钱?分析与解:对两步及两步以上应用题,要先找出并算出中间问题。那怎样想中间问题呢?⒈从条件想起。从图中看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有三个:一箱棒棒糖一共48元,里面装12盒,每盒有8只。根据“一共48元,里面装12盒”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中间问题:每盒棒棒糖多少钱?⑴每盒棒棒糖多少钱?48÷12=4(元)=40(角)⑵每只棒棒糖多少钱?40÷8=5(角)⒉从问题想起。要求每只棒棒糖多少钱,需要知道这箱棒棒糖的总价格和总只数,而总价格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棒棒糖一共有多少只?”这个中间问题。⑴棒棒糖一共有多少只?8…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你已经学会了很多解应用题的技巧,可是你知道吗?要学好应用题,还需要有一根拐杖——线段图,假如你掌握了这根拐杖,那么对一些难题目你就不会害怕了。小朋友,你想不想学呢?一、画一画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出线段图。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原来的5只和又飞来的3只是两个部分,要求现在的只数,是表示整体。这样画:这样算:5+3=8(只)小朋友,你做对了吗?5只3只?只表示部分与总体关系的题目,只要画一根线段。已知条件要在图中表示出来,要求的量用“?”表示。21二、哪个对三、练一练(答案在本期找)15个8个?个8个?个15个1…  相似文献   

6.
花丛中原来有7只蜜蜂,过了一会儿,又飞来6只,你知道现在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吗?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8.
在下面的连环等式中,“新”、“年”、“快”、“乐”四个汉字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它们的和刚好等于 100。你知 道这四个 汉字各代 表什么数 吗? 分析: 这道题要 是单从假设连环等式中的加减乘除四道算式的结果,来推算出“新”、“年”、“快”、“乐”四个汉字所分别代表的符合题  相似文献   

9.
例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25%,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百分之几?这道题,有的同学读题后会不假思索,就直接写出答案: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25%。这样解,正巧跌入了问题的“陷井”。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受了整数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问题的影响,把整数中多与少的规律错误地类推到百分数中去。为什么整数中的规律不能类推到百分数中去呢?因为百分数有自己的特定意义,它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怎样正确地解答这道题呢?我们不妨用“设个具体数”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乌鸦喝水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3_/J、兔阿姨对乌鸦说:“喝水可以,但请你先算出这道题。”2.它发现小兔阿姨家门口有一碗水,便飞了过去.、4.乌鸦想了想,终于写出了正确的数。小朋友,你能写日{这两个带分数吗?辫爨一案一。《乌鸦喝水@顾东春 @蔡迎宏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1)白兔和熏兔一共有多少只?(2)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3)大猴只数是小猴的几倍?2.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给出的“公园里有8只大熊猫,2只小熊猫”,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3.让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87页准备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这道题里有几个条件?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2.
1.你经常到你邻居家串门吗?2.如果邻居家有困难,你会帮助他们吗?3.街上碰到熟人,如同学、亲戚,你会主动地同他们打招呼吗?4.你经常给你的爸爸妈妈写信或者打电话吗?5.如果你亲人生病了或去世了,你会感到难过吗?6.你感到自己能应付生活中大部分的事吗?7.当你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朋友,是吗?8.你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吗?9.你有很多朋友吗?10.你很喜欢动物吗?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用“是”或者“否”来回答。答案有了吗?如果10题中有 5道或以上回答“是”,说明你不是个冷漠的人; 如果你只有两道或以下回答“是”,你可能是个冷漠的人; 如果全…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说,高考英语命题者有时会直接从英语原版词典上摘录例句来编制考题,你会相信吗?如果我告诉你,有时一套考题会连续从几本词典上"抄"六七个句子来编制考题,你会感到惊奇吗?请看下面2007年山东卷的这几道题——在有限的15道单项选择题中,有7道题直接(原封不动地)引  相似文献   

14.
“你的作业写得很认真,字也比以前写得有进步,小男子汉,你真棒!”“你这次作业只错了一道题,和前几次相比有很大进步,老师相信你下次作业会打100分。”“你怎么了?老师发现你今天上课情绪低落,有什么事吗?课后来找我,老师一定会帮助你……”这是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写的批语。传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第九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两个分数的和等于1/6。这样的分数你能找出几对来?1/6=1/( )+1/( )。” 在解答这道题时,许多学生只是乱碰数,往往不能把所有的解都写出来。为此,下面给出对此类题的解答思路,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题是文章的“窗口”。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捞月亮》为例,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读题,接着提问:捞月亮的“捞”是什么意思?我以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捞”是动词。再启发学生围绕“捞”提出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说:(1)为什么要捞?(2)怎样捞?(3)捞的结果怎样?我当即赞许善于提问的同学,并将这些问题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用“/”标出每一个问题在课文中的起讫点。讨论第一个问题起讫点时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是第一节。我点拨道: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猴子?如果有一只猴子意见不一样,它们能采取“捞”的行动吗?这些同学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老师,你不尊重我。”3×40=8×15这个等式一共可以被改写成8个不同的等式。练习时,学生经过自主探究,集体交流,把这8个不同的等式都找了出来,我把它们一一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想引导学生把这类题的规律找出来。“这类题的规律是……”我的话未说完,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不情愿地把这只小手的主人叫了起来。“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还可以改写成3:410……”我一听有“410”这个数,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原题中没有140这个数,所以你说得不正确。”话一说完,我就示意让他坐下。可是,这个学生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仍旧站在那…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但是,直以来,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学生就不会学习了,这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弊端.要想改变“老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情况,就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我利用学案讲《植树问题》. 学案里我设计了两道题: 1.如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会出现几个间隔和几个点? 2.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你认为一共可以植几棵树?(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你认为会出现几种情况?能把你设想的情况画下来吗?  相似文献   

19.
“刘洋,你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完?”看着同学们陆续离开的身影,我注意到刘洋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完成。“老师,就差一道题了。”刘洋抬起头有点紧张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智力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很有“韧劲”的学生。“不会做吗?我给你讲讲。”看看时间已近12点.我不禁有些着急。“老师,我就要想起来了,您再等等行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小朋友,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把12根小木棒平均分成几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要把所有的分法都写出来,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道题的特点,这是一道需要用除法知识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道题:12 是除法中的被除数,除得的结果必须是整数,不能有余数,求除数和商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