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加深,人们一直呼唤着我国的反垄断法的早日出台.反垄断法的矛头指向主要是企业的限制竞争、控制市场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以"排他"或"独占"为特征.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知识产权.在这方面,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以确定知识产权这种法定的独占性权利在反垄断法体系中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在国际贸易领域反映的尤为明显。知识产权战略就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保护和支撑,企业的知识产权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制度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知识经济的进程,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立法者必须使这种法律既能发挥激励创造者的作用,又能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因对创造者的保护而受到过度损害,实现二者之间的合理平衡。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遏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3.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将知识产权并入其中,称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对于这一套规则,一些发达国家学者极度赞誉,称颂这是"乌拉圭回合最令人惊喜的成功之一"。而实际上,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和纺织品、农业等问题的讨论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TRIPS协议虽然在执行时间上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一定的推迟,但是发展中国家并不能数年内就在经济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TRIPS协议是"发达国家的巨大胜利,发展中国家失之甚多"。同时,由于TRIPS协议的高保护标准又使得经济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无法满足一些生存和教育必需品,从而又使得与保护基本人权相冲突。  相似文献   

4.
伴随科技及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蕴藏在知识产权背后的巨大利益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制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提高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水平,其所确定的最低保护标准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水平之间的"断层",给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很好地把握住TRIPS协议带来的机遇,必须清楚认识到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我国为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统筹国际和国内市场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中国有很多企业将在沿线国家布局海外市场,而知识产权保护始终是海外投资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相关内涵的阐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及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是企业巩固竞争优势地位的"杀手锏"。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管理能力,企业品牌为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影响力。要积极完善企业品牌支持政策,加强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中小企业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知识在创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本身也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知识产权贸易。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一个基于工艺R&D的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并讨论知识产权贸易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市场绩效不仅与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关,而且与出口国的技术溢出程度以及研发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伴随科技及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蕴藏在知识产权背后的巨大利益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制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提高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水平,其所确定的最低保护标准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水平之间的“断层”,给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很好地把握住TRIPS协议带来的机遇,必须清楚认识到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主体。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主创新。由于品牌和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为了保护企业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等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运而生。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二者关系紧密。但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利于甚至阻碍自主创新的问题。对于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可以是法律上的保护,也可以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保护,还包括企业自身的自我防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本文认为 :生物技术将在 2 1世纪发展更为迅猛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物技术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将继续处于生物技术发展的领导地位 ,并在农业、制造业、能源、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资金和研发能力较弱 ,发展中国家只能采取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见效快的、能够解决人口日益增长所面临的温饱问题的生物技术产业 ,如农业。因此 ,在日益增强的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 ,尤其是在WTO框架内 ,发展中国家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竞争不利地位。但是 ,这并不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这场生物技术竞争中没有机会 ,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和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规则使用和保护自己的生物资源 ,同时 ,发展中国家之间可采用形成战略联盟的策略 ,以此全面提升生物技术领域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