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的语教学受传统习惯影响较重,又由于教学大纲对自读课不作授课要求,不少教师偏重讲读课,不注重甚而忽略了自读课。作从语教材的编排上对中学语教材进行解析,强调讲读课和自读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厚此薄彼则语教材的整体功能难以凸显,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将难以实现。基于此,着力在语教学实践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定为自读课,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革(从以往的“阅读课”到“自读课”),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鱼到渔     
怎样才能实现语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教学的正道。[编按]  相似文献   

4.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互联网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时,最有传统色彩的语教学也乘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悉和使用。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在语课堂中,指导学生读课不是读书而是读屏幕,  相似文献   

6.
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还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这是语界经常争论的话题,也是语教学时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语课“上什么”和“怎么上”。认为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或认为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都有片面之嫌。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教学,应根据课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语教学的重点。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处理它们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教育本体论直接制约着语教学观念,一定的语教学观念形成了相应的语教学规范。在语教学中,读与写是一对基本矛盾。在中国语教育史上,读写观念的嬗变,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以读代写(练)、读中求悟,到为写择读、读以致“用”,到以读带(促)写、读写结合,再到以写为本、以表现为本。——“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的“大写作”观,“以表现(说、写)为本位”的“创作发展”型新语教育观,可望成为21世纪语教育的主导性观念。  相似文献   

8.
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的周海燕老师教杜牧的《泊秦淮》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上了一堂好课,少见的好课。好在哪里呢?用一句话来概括:让美读引领语课走向了比较高的教学境界。从阅读教学类型上看,这堂课大致属于“美读型”与“咀嚼型”的兼类。美读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对品味所学诗歌的精美语言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课上,有不少精彩的教学细节令我久久回味,像下面这个就很突出:  相似文献   

9.
“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语特级教师钱正权的理解是:“在语教学中,通过读的实践,读的亲身经历,对课中的人和事、物与景有所认识,有所感触。”看得出,体验强调实践性、能动性和情感性。组织并运用好了“体验”策略,师生会在课堂这一平台尽情展现生命的色彩,启迪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师生的“激情”在语教学中确实是太重要了。语课堂没有激情,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生学语没有激情,也很难进入所学本之中,更谈不上深入研究本并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能力。那么,怎么使我们的语教学情感激荡,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呢?下面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谈一谈我的感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在社会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学生在学习各科的同时,首先要学好语,中学生要学好语,极大程度地依赖语课的教学。也可以说,中学生学好语,语课的教学不是唯一的途径,但也是重要途径。语如此重要,语课如此重要,作为语教师,就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就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的改革,离不开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语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把语课教成语讲解分析课,那是不成功的语课,甚至是失败的语课。  相似文献   

13.
读和写是语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环节。单就阅读讲,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没有良好的阅读教学作基础,单靠作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此外,阅读还有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更重要意义。所以,学生需要练就一双“语眼”,用这双眼睛去看待、理解、解释生活中的一切。那些只是在题海中浮沉的学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不能理解语高考的内在精神导向。因此说,抓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素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朗读的意义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义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语方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往往都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一些语教学专家为帮助语教师摆脱当前语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也在反复研究、讨论甚至在示范如何上好语课。但在强调对学生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只偏求于一方,囿于课堂上的教学还是不够的,对学生语素质的提高还不是高效的。有句名言:“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这就是说语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整个社会就是语教学的大课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水平,语教学就必须突破课堂教学时空,走向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第三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中的小主人公给奶奶讲完《静夜思》的意思后,奶奶答道:“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小调皮”徐鑫突然站起来问:“‘嗯’是什么意思呀?”这倒有点难为人了。这个平时总在不经意间进出的字眼,意思可丰富了:读阳平的音,表示疑问;读上声,则有出乎意料或不以为然的意思;本中读去声,则很简单,表示答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部分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只教不考”的自读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自读课教学上不是包办代替,就是放任自流,致使自读课成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有在自读课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和创造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到底是一门什么课?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课内该学些什么?课外该读些什么书?这一连串问题,关键是头一问,即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位。几十年来,从横向看,可  相似文献   

19.
严小伟 《中学文科》2005,(12):48-48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成图像之后再品读,使学生能存初步的图像感知的基础上去读文字,体会语占所要表达的含义,创设课文情境进行教学也不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如默读、轻读、自由读、大声读、小组读、重点读、示范读、学生互相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读、带有感情读、配乐读、配画读等,视课文而定。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教学中,教材、课的作用大概类似于数学教师上课时板演的例题。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语教学中仅仅处理好教材,将教材上的内容嚼烂了喂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运用教材、理解本这仅仅是语教学的第一步,而不是语教学的全部。这话很有道理。的确,我们的语教学不是完全为了处理教材,学生学习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