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3.
许虹 《家庭教育》2009,(6):38-39
在成人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还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多幸福啊。而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比较。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喂猪、放羊、照顾弟妹等,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们简直到了天堂。  相似文献   

4.
2000年,摘取广东理科高考状元桂冠的张扬说: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优越的成长环境,一是父母的正确教育的和引导,三者就好像——幸福的童年:丰富多彩的生活幸福的童年!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是1981年在广州出生的。父母在英德(粤北山区县)一个工厂里工作。这里接近农村,环境非常幽静。我的童年生活,比起那些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要丰富得多。比如,父亲每天早晨都带我去水库边跑步。我家的阳台还对着一大片竹林,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我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可以采摘路边的野花,闻到小草的芳香。还可以到农田里看看那些开得非常漂亮的油菜花,品…  相似文献   

5.
<正>父母越重视在孩子心理成长方面的投入,孩子就更容易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从而更有机会把握自己的人生。一直以来,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的童年差距都很大,50后的父母很难理解70后孩子的想法;90后的父母同样不知道10后的孩子心里想些什么。那么时代变化如此之快,养育孩子的原则是不是也变了呢?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生影响的第一因素就是家庭。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部分能够在童年生活中找到线索。以下三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家庭环境要尽量改善。  相似文献   

7.
当下,不少专家学者都鼓励父母在孩子童年时就给他们灌输性知识.并建议学校、教师亦应如此。说实话.笔者对上述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笔者认为,不能过早给孩子灌输性知识,因为这不符合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去负担成年阶段的性知识,这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其享受童年的权利,容易导致他们身心失衡。  相似文献   

8.
融立 《家长》2013,(2):46-47
在家长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非常幸福。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儿,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简直到了天堂。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做好早期的家庭教育,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尺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也少,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有的家长宁可自己吃苦,也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情,物质上给予丰厚的满足,生活上包办代劳。疼爱孩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凡事皆有度,过于疼爱会变成溺爱,爱就成了害。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门艺术。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  相似文献   

10.
“童年是什么?”“幼儿教育应怎样有效实施?”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应尽自己所能,让孩子现在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为孩子设计好了成长的“宏图”。然而,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关注的是什么?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从小培养出所谓“神童”的报道。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的幼儿教育是为了迎合谁?是迎合儿童吗?难道幼儿教育仅仅是“将来时”吗?只能以牺牲属于幼儿的童年去换取将来在社会上的“一席之…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学校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花的品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花的生长状态,只要有父母和老师的辛勤浇灌,相信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致力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快乐小猴子班"  相似文献   

13.
在成人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还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多幸福啊。而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比较,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喂猪、放羊、照顾弟妹等,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们简直到了天堂。  相似文献   

14.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做父母的心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迈好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和丈夫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已度过了近五十个春秋。正统的教育,人生的磨练,使我们懂得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教子。从孩子的幼儿期开始,我们就时时注意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教育、激励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教导孩子心中有他人教孩子心中有他人,首先从孝  相似文献   

15.
平常心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未来的财富。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未必都是一帆风顺;让孩子尝试一下挫折,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歌中唱道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关键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儿子在上小学二年级时,由于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当了三个多学期的体育队长给撤了。这对于我家“小官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时正值我出差在外地,待我回来后,发现他经常躲着我,上学让他戴…  相似文献   

16.
融立 《家长》2013,(Z1):46-47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幸福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在家长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非常幸福。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儿,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简直到了天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不快乐,幸福感非常低,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往事     
时光飞逝,我已从一个无知的小不点儿,成长为一个中学生。人人都怀念童年,但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现在每每想起幼儿园的事,都会让我高兴半天。我在幼儿园里有几个最好的朋友,我们每天称兄道弟,好得要命,连睡觉都要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19.
正我出生于1981年,在父母及长辈们的眼里,我是幸福的一代,回想自己的童年,再看看如今的孩子,感慨颇多。父母的童年没有幼儿园,连饭都吃不饱,我的童年有  相似文献   

20.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