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璐 《文教资料》2007,(11):88-90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从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类及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谈到自身演唱黄自艺术歌曲的体会,其中以《玫瑰三愿》为例,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黄自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具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倾向,在他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歌曲中,熟练地将西方和声技法融入其中,还以古体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化和声运用的探索。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词曲的意境感情一致,而且歌词的韵律与歌曲的旋律、节奏结合紧密,并巧妙融入民族化,为中国以后的艺术歌曲创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石。从五四时期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时期,黄自的出现对这时期的歌曲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艺术歌曲的产生、黄自的作品和意义阐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曲作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留下的音乐作品,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我国音乐发展进程。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最能代表他创作水平的题材,《思乡》作为其中一首经典之作很好的体现了黄自先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研究黄自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其中一篇,文章在分析《玫瑰三愿》这部作品创作的风格特点基础上,提出了演唱这首作品所应注意和达到的一些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8.
黄自先生是我国30年代优秀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一生中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其音乐理论及创作也为我国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思乡》是黄自先生艺术歌曲创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描写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本文会从不同角度来浅析《思乡》的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笔者研究黄自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其中一首,文章从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探讨作品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0.
王吟 《文教资料》2008,(29):63-64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源于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黄自是艺术歌曲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运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借鉴西洋乐器钢琴的伴奏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源于西方却不同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即中国的艺术歌曲.本文分析了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背景,然后通过几首歌曲的创作,探索黄自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卓尔不凡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代作曲家”之一的黄自先生,以其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创作,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手法及和弦选择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黄自作品中调性功能和弦、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对民族化和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作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刘雪庵,他的作品数量众多,但所作艺术歌曲却只有数十首。本人选取其中颇为著名的《红豆词》,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入手,着眼于刘雪庵所处近代的大环境背景中,并从刘雪庵本人的生平着手,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本体分析后,得出这首乐曲所独具的特色——民族性旋律、中国化的和声,以及中国化曲体结构等,并最终得出刘雪庵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中国风味",以达到音乐学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自,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艺术歌曲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品篇幅短小精致,内容含蓄典雅,意蕴深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与爱国主义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自是近现代中国音乐舞台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身为"学院派"的领军人物,培育出一批改写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优秀弟子。其创作领域包括合唱、电影歌曲、器乐作品、艺术歌曲等。本文以《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为例分析,来探究黄自艺术歌曲的独特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努力实践着对于歌词、旋律、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处理,显见出非同一般的创作设想与艺术造诣。文章拟从钢琴伴奏声部入手,从主体音型、造型化织体写作与抒情性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黄自艺术歌曲之伴奏音乐若干特色作一较为细致、扼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思乡》,是黄自先生根据韦瀚章先生的诗作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在此首作品中黄自先生将中国古典音乐特色与欧洲艺术歌曲特点相结合,形成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本文拟从歌曲的结构、歌词、钢琴伴奏、调式、旋律、情感等方面诠释作品,希望对人们进一步了解、感知作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璀璨的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品,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的艺术事业,以该曲目为例,他将中国的古诗词及五声调式与西洋作曲技巧相融合,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结合",使《玫瑰三愿》成为国内艺术歌曲甚至是西方艺术歌曲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8.
作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我国著名作曲家江定仙先生,在他创作的众多艺术歌曲中,有一首1993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岁月悠悠》。此曲的创作融合了西方和声体系及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堪称经典,本文着重对其作品创作及演唱风格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为歌者演唱此曲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黄自的12首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古典诗词意境类和抒情艺术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结论,为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自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创作中数量最多的是声乐作品,其中尤以艺术歌曲影响最大。在和声技法上他虽然深受西方作曲家的影响,但同时在创作的诸多方面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化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