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汉超 《中学理科》2007,(11):47-48
1.探究某种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的必需元素原理:采用水培法(无土栽培法),不能用土培法和其他基质培养,因为土壤和其他基质含有矿质元素,对实验造成影响.判断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要符合二个条件一是缺乏该元素时,植物会出现某种症状,不能正常生长.二是补充该元素后,症状消失,能正常生长.例思:路: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下列是某同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分组对照实验中如何辨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呢?先来分析一道例题:某人设计实验探究元素 X 是否属于植物的必需矿质元  相似文献   

3.
<正> 对照实验是通过对照或比较来研究和揭示研究对象某种属性或某种原因的实验方法。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需要设几组?学生对此一筹莫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变量控制的角度介绍一下对照实验中对照设置问题。1 理解实验控制中的变量是正确设置对照的基础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都称为变量,通常分为实  相似文献   

4.
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凡是涉及确定变化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验,一般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中学阶段所要求的实验设计一般多采用对照的原则,因为科学、合理地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使试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对照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常见形式。化学教学中的对照实验是根据比较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并将其现象对照比较,寻找比较项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运用对照实验进行教学,学生可获得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信息,通过参合不同信息,使他们能在比较信息的基础上获得正确的感知。因此,对照实验能更有效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根据比较项目的差异,化学教学中的对照实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不同反应物的对照实验为了比较一组物质(或相应的一组生成物)在某一性质上的差异,可以让各物质逐个参加同一类反应,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差异的分析、得出结论或规律。如处于同一周期的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性有明  相似文献   

6.
陈德运 《生物学教学》2014,39(10):52-53
1对照试验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于对照实验是这样描述的:"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由此可知,对照实验一般设置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作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性原则".一个实验往往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处理的自变量是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实验中有三种重要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设置适当的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为便于科学设计实验"验证生物学事实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笔者就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中涉及的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等不同对照类型,结合全国高考理综卷有关生物试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玉洁  薛莲 《生物学教学》2003,28(12):31-31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实验 7.1是“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利用萘乙酸羊毛脂软膏处理大豆幼苗胚轴 ,观察对其生长的影响 ,详见第 5 4页。经过实际操作 ,笔者认为 ,教材所介绍的方法在中学教学中难度较大 ,不易操作 ,为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 ,以期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原理 :吲哚乙酸 (或α -萘乙酸 )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 ,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把小麦胚芽鞘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可以促进胚芽鞘的伸长。本实验通过测量浸泡处理后胚芽伸长的长度来定量地反映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 :发芽的小…  相似文献   

9.
1.实验能力的培养。设置对照是研究中常用的手段,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许多对照实验。如能加以挖掘,必定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绪论中,教材用植物对重力的刺激发生的反应,论述了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分析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纵向放置和横向放置发生的反应一定是重力的影响吗?从而引入对照实验的概念。在太空放的植物与在地球横放的植物相比,除重力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而植物没有发生弯曲,所以证明了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重力刺激发生的反应。这种在太空做的实验就是对照实验。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照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法宝。  相似文献   

10.
要植物生长茁壮,需要施肥。但是施肥过多时,会使植物发生什么现象呢?试做下面实验看看。准备材料:新采集(茎叶不萎蔫的)带根植物幼苗(如麦苗、豆苗、玉米苗等)3棵;化肥碳铵(可用食盐代替);玻璃杯(或广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含羞草受到震动时叶片下垂B.小麦倒伏后又直立起来生长C.植物根系向水多的地方生长D.植物幼苗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  相似文献   

12.
吴如俊 《科学教育》2006,12(1):25-25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是高考生物的能力要求之—,这—要求在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生物学试题中有很大分值的体现,对照原则是验证性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常见的对照实验有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等四种。1对照实验设置的原则对照实验的基本意义在于从不同的方面全面论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设计时要体现“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结论可靠”的一般原则,还必须充分体现下述原则:1.1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  相似文献   

13.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定向运动.对植物的向性运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①小麦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方向;②玉米根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和材料物品自选).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认为若将部分演示实验即: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植物散失水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等,完全下放给学生自己去做,其效果将会更佳,理由是:1 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上述6个实验中所需材料:萝卜、幼苗、种子、带叶枝条、生长健壮的树枝,一般到处都有,容易获取,所需实验器具不多且易代替:烧杯、试管、锥形瓶均可用玻璃杯替代;操作过程简单,不占用学生多少时间。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只需将同样大小萝卜条分放于盛有盐水和清水杯里,过一段时间看结果就可…  相似文献   

15.
<正>“对照性原则”是高中生物学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也是高考中最常考查的实验原则,对照性原则是通过用自变量处理实验材料来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否则会使实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对照实验一般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常态组.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涉及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标准对照、配对对照、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定向运动。对植物的向性运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①小麦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方向;②玉米根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和材料物品自选)。1 实验设计要求实验事先并不知道实验结果,需要我们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实验设计之前,应掌握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技术。实验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从一种实验室研究用的芥属植物中分离出了控制幼苗生长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加速植物生长,使植物跳过易受害虫侵袭的幼年期。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控制了幼苗中的基因“斜视(Squint)”,结果发现幼苗迅速成长为成年植物。研究员的判断依据是,植物的不同生命阶段由不同形  相似文献   

18.
实验的对照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但在分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时不易区分,这里就依例谈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葛金成 《生物学教学》2008,33(12):36-37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中介绍了用溶液培养法验证某种矿质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实验方法。教材是这样介绍的:“溶液培养法是指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一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  相似文献   

20.
水培法是无土栽培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但是可以培养大量的植物幼苗的水培实验装置目前还并不多见。将实验室常用培养皿作为盛载容器,将纱网等与双面胶和乳胶圈或棉线绳等巧妙组合,制作出一种可以用来培养大量植物幼苗的水培实验装置。该水培装置可以用来培养植物的种类广泛,培养幼苗数量大,培养效果良好,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初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