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金泽洙站位左半台,侧身正手发球。2.发球落点出台,孔令辉抓住机会反手挂起来。3.金泽洙寻找最佳击球点,膝关节重心很低便于快速移动脚步。4.金泽洙使尽他全身的力量,正手弧圈拉至孔令辉的反手位。5.孔令辉将球回击到金泽洙的正手位,使他正手出现空档。6...  相似文献   

2.
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抢攻动作解析1.佩尔森侧身位正手发球,瓦尔德内尔站位左半台准备接发球。3.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时重心移至右脚准备侧身用正手拉弧圈球。4.瓦尔德内尔调整好重心的平衡,注意他的膝关节,集所有的力量准备发力。2.瓦尔德内尔开始移动步法,寻找正手...  相似文献   

3.
瓦尔德内尔控制球转攻技术解析1、萨姆索诺夫站位左半台侧身用正手发球注意他发球时的站位;瓦尔德内尔位于侧身位准备接发球。2、萨姆索诺夫完成发球动作时,膝关节生重心很低便于快速移动。3、瓦尔德内尔移动步法接近网短球,注意他肘关节的位置放得很低以便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萨姆索诺夫正反手线路变化解析1.萨站位左半台,发正手高抛球。3.萨发球后立即还原,准备还击孔的抢拉。4.注意孔的侧身姿态,肩膀完全侧过来,膝关节弯曲。6.萨回球到底线。注意双方运动员的站位,膝关节放松。7.萨反手变线至孔的正手大角度,孔快速移动脚步回...  相似文献   

5.
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组图中的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是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非常有代表性的技术环节。对于直板单面拉选手而言,在侧身上手时.下一板的第一选择常常是准备以较大范围的移动。进行正手连续拉.侧身后的还原动作较小.身体重心也多放在正手进攻上。而对于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的选手来讲.情况则有所不同。大家不妨与B组图中蒋澎龙推挡后接侧身抢拉的动作相比照.揣摩其中身体重心转换和还原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赵晖 《乒乓世界》2005,(4):82-83
顾名思义,直板单面拉大都以正手冲杀见长,而对半出台球的抢冲技术则是其打法在接发球轮和反控制中赖以得分得势的利器。在实战中大胆地运用该项技术,往往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上手的几率,充分体现积极主动的意识,鼓舞士气,还能够在接发球时化被动为先手。因此,要比谁的进攻能力强,抢冲半出台球的水平就是标志,就是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孔令辉打球的风格比较细腻,特别是在台内球的处理上尤为出众。一般选手在接发球中,接下旋短球通常以搓球为主,但接上旋球和侧旋球,如果只会用搓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会挑短球很有必要。孔令辉在接反手位短上旋时,既可以用正手侧身挑起来(图E1~6),也可用反手挑起来(图F1~6)。 图E1~6中用正手挑短球时,与搓球的站位有所不同:左腿在前,身体保持平衡,出手时重心从右腿移到  相似文献   

8.
杨艳梅抢拉正手位下旋球时采用的是小跨步,这种步法十分简洁,能够抓住击球的最好时机去完成抢攻。发球还原后,还可以采用重心偏右脚的站位,在判断好来球的位置后,原地进行转换,左腿支撑,在右腿腾空时完成后半部分转换,重心在右腿落地后正好移回右腿上,有助于拉球动作的协调完成。这样站位最主要是因为侧身的难度更大一些,上正手时的范围小,用一个侧滑步反而影响衔接,得不偿失,所以正确取位和选择步法是抢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激烈的实战对局中.由于气氛紧张.动作易变形.所以在发球和控制过程中,半出台球出现的比例极大。因此,抢冲半出台球无论在正手体系还是在接发球体系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谁的能力强.上手多.威胁大,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而王励勤正是个中高手.他的正手抢拉不失时机.无孔不入.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6-57
瓦尔德内尔接发球站在侧身位,身体重心前倾,随时准备全台抢拉(图1-2)。当判断出萨姆索诺夫发的是短球时,瓦尔德内尔马上放低重心,右脚跨上前一步,用反手晃搓到萨姆索诺夫的正手大角度(图3-6)。要点:瓦尔德内尔搓球时,两脚分得较开,身体重心放低,触球时重心几乎全部放在右脚,身体和肘关节贴近台面,击球瞬间身体稍稍向左侧,手腕发力将球送到对方的正手大角。 瓦尔德内尔和萨姆索诺夫都属于世界超一流的选手。尽管萨姆索诺夫的球发得很短,抑制了对方的接发球抢拉,迫使瓦尔德内尔只能用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抢攻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发球抢攻战术是马琳的主要得分战术;发球站位、手段、方式和落点都过于单一,发球旋转变化多且旋转之间的差异较大。发抢战术套路较多,抢攻意识非常积极主动,正手高抛配合低抛发转不转至对方近网短球,正手或侧身伺机抢冲这套战术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0,(7):34-35
孔令辉实战技术解析 1.孔令辉在接瓦尔德内尔的发球时,身体放松并保持平衡,便于接任何落点的来球。2.孔令辉并不仅仅限于将球接过去,他在旋转和落点上加以控制,不让瓦尔德内尔打出高质量的发球抢攻。3.孔令辉快速移动步法,准备接瓦尔德内尔正手侧上旋的发球。4.瓦尔德内尔的特长之一就是发球好.他球发得很短,迫使孔令辉只能用搓球来加以控制。5.瓦尔德内尔移动步法准备抢攻。此时,孔令辉前臂的位置几乎和台面平行,肘关节弯曲以便最大限度地控制球。6.瓦尔德内尔准备正手拉强旋转的弧圈球:动作放得很开,肩膀几乎侧过…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3,(2):88-89
对于对方发到反手位的短球,马琳接球的方法是小位置侧身,在高点挑打。图3中,马琳停止了身体的移动。先判断出对方回球的长短。对方来球是半出台球,马琳做好准备,做出下一板对自己有利的攻击姿态。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选手会把重心放,  相似文献   

14.
从我小时候起,直到现在为止,我在训练中对中路球的练习都很多。首先要注意不同技术的科学组合--何时用反手击球,何时用正手攻。当来球到身体中路偏右位置时(这是对右手握拍者而言的,对我来说正相反,应是中路偏左),有意识多用正手侧身进攻;当来球靠近反手时,有时移动半步用反手攻,动作不宜太大,特别是防守时,来球太快以致我方来不及时,如果仍勉强用正手侧身攻,即使打过去质量也不高,下一板让对方压住,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9,(9):100-109
水谷隼的正手暴冲技术 要保持侧身进攻的意识,加强反手质量。 比赛中的来球多半集中在反手位,如果能够用正手回击的话,就等于掌控住了比赛的变动权。因此无论何时我都会做好侧身进攻的准备。不过比赛过程千变万化,如果有时侧身确实困难,那么我会首先加强反手回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6,(11):90-97
向王励勤学习拉半出台球正手拉半出台球是一项世界级的技术。在比赛中为了抢先占据上风,当对方回球为半出台球时也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不能随意放过。我们可以从王励勤的技术中体会这一项技术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7.
蒋澎龙发球抢攻的失败案例 发完正手发球之后的蒋澎龙.基本成正面球台的姿势.等待着对方的接发球(图5).这是无遮挡发球规则下具有代表性的还原状态。接着,他判断出对手(埃洛瓦)的接发球后侧身.重心从右脚大幅度地移向左脚,发力冲球,打算一板得分(图7-9)。可是.用与旧规则时同样的击球节奏  相似文献   

18.
发球——第三板——第五板的抢攻克莱帕尔擅长一套反手发球和正手侧身发左侧下旋与不转转的直线短球。他发球抢攻偏重于在第三板牵制对方,调动对方,袭空挡,打漏洞,然后在第五板以正手“强弧”抢冲得分。因此,他的“发抢”命中率高、意识强,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从一些国际比赛和刚刚结束的第三十三届世界锦标赛看,欧洲运动员对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了一套对付我们的办法。出台球易于发挥我们的风格,我们的优势又在反手位置的半个球台,侧身快,推挡好;但我们的正手常常出现空裆,特别是正手近网台内球更难于处理。因此,他们的发球,接发球和搓球,落点较多地是在正手近网,线路短而低,旋转极强,利用落点和旋转控制我们,使我们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快攻的威力.对于这些击球位置远,难度大的短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6,(9):78-79
实战应用中,直拍选手由于在处理台内球时稍占优势,因此更多倾向于摆短而非劈长。在现役的直拍选手中,马林的台上功夫是公认的标杆,而摆短后抢冲更是他最基本的看家本领。在本组图中,马林就是有针对性地接发球摆短至波尔的软肋——正手近网处(图1→5),令波尔仓促间回出机会球(图6→9),从而侧身抢冲直线到波尔的反手空档得分(图10→11)。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堪称中式直板得分的经典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