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条件下,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室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效果,是现代人们比较重视的建筑设计的风格。一般而言,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近些年来施工方为了便于施工、提高自身经济利益,在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这种差异化的效果造成了许多建设的设计风格与人们的审美相悖,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不仅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使得建筑结构也会更加的稳定,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本文较介绍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一体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从而创造出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和深化,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因此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本文通过室内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新地域主义趋势、设计本土、原创设计以及目前行业中存在问题等方面研究来探讨室内设计的现状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室内设计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层面为核心.它是物质、技术所不能代替的.深入研究这些精神层面,将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室内设计的发展与形成,以及时于多种多样的室内设计风格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对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意境有了更加深八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陶然 《中国科技信息》2011,(7):224+226-224,226
室内设计课程是建筑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和飞速发展,识图、绘图与建筑设计也逐渐走向专业化、标准化,注重物质功能的实现,关注精神价值的塑造,这意味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相关的属性,同时要不断适应这一变化,加大注重制图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建筑设计的内涵与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2)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面积以及环境也不断优化,人们对室内的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注重室内设计舒适性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其环保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室内设计更加科学环保。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环保材料的使用标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文就环保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彰显出了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展示出了先人们惊人的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们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建筑室内设计也有了一些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国家当前的建筑室内的设计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融合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设计师们的影响依然是很大的,在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理解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室内设计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脱离出来的设计,室内设计表现自由,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与大胆幻想的成分。在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进行合作,更有利于创造出理想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而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对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具有相同的设计目的,都是使建筑物在有限的物质资源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功用,不同点在于,室内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建筑物的内部,建筑设计则是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紧要处理好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良好的融合,总结分析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结合时出现的矛盾点,探索正确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完整的表达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全部立意。  相似文献   

10.
许思佳 《知识窗》2014,(12):74-75
一、室内环境设计概述 (一)室内设计简述 室内设计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和农业建筑室内设计。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使用功能相同的室内空间,如门厅、过厅、电梯厅、中庭、洗手间、浴厕,以及具有一般功能的门卫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在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中,这些室内空间的规模、  相似文献   

11.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一对孪生兄弟,室内设计将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具体的展现给人们,它们关系密切,相互渗透,通常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就开始步入到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轨道上来,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加入WTO以后,在与国际经济发展不断接轨的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更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在这些大背景的带动下,我国有关国计民生的相关行业都得到飞速发展起来,其中就包括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今天我们就以建筑行业中的建筑室内设计为主要线索,来进行探讨建筑室内设计如何在新时代新经济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步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室内环境有更高的需求,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因此如何营造令业主称心如意的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是我们室内设计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任务。室内设计是建筑艺术设计的延伸,它明确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本文从家庭装饰中灯光情感设计方面谈当前家居装饰设计中如何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现代建筑设计受到广泛重视,室内设计的效果更为业主所追求。而室内设计的进行依赖于建筑设计构造的结构空间,建筑设计的扩展又要向室内设计方向进行。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相分离,为了保证设计效果,应当将室内设计与建筑整体设计通盘考虑。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我国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现状、实现途径及意义,阐明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4)
建筑室内设计施工图不仅是进行室内施工最主要的依据,也是业主需求和设计者作品内涵的直接媒介。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室内设计施工图的绘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图不够详尽、设计深度精度不够和校对、审核、审批等工作不完善的弊端已然显见。本文就建筑室内设计施工图的现状问题和水平提高作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给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者提高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胡璐荣 《今日科苑》2006,(8):115-115
室内装饰设计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室内生活密切相关,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更新、更广而且更为复杂的内容和相对的独立性,是建筑的物资和技术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是物资技术和艺术高度完美的结合,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本文试图从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入手,浅谈装饰基本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论证装饰设计在我国当代住宅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色彩元素的变换组合可以给人们变换万千的室内空间,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色彩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符号学与室内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符号学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与研究也更加广泛。把握好符号学原理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能更好地利用符号学体现出室内空间设计上的新思维、新观念,同时表达出设计的空间、界面的寓意与整体空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具体化的物质实体。中国传统门窗在中国特有的农耕经济形式的发展下,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形式和艺术特征,在审美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用性,崇尚朴实、典雅。本文总结出了传统门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类型,并探讨了运用的各种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发展,给室内设计领域提供了各种表现手法,比如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高技派等,这些都使设计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在现代科技影响下,设计师表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思潮,更加注重地方性的和文化的约束,重视生态环境,在审美观念上,不再过于追求对称,注重含蓄等观念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室内设计的手法更加多元和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