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问世,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许多非连续性文本。如何利用好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当今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及特点(一)非连续性文本含义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中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出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是一种新鲜却又很常见的阅读形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践行,要切实提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载体、时间、平台,让学生方便阅读,更需要在具体的方法路径上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信息容量更大、实用性更强等特点。在高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让他们从图文等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内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具体技巧、方法,并且积极在课外实践中运用,读写结合,自行设计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王玮明 《小学语文》2020,(4):56-56,67
在本次“同课异教”教学活动中,笔者所执教的《故宫博物院》是一组由四个材料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量很大。其中的材料一原为知名编辑黄传惕先生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撰写的广播稿,还曾作为说明文的范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如今,加入了另外三个材料的新版《故宫博物院》更像是一个数据库,统编教科书把这组非连续性文本放入了小学六年级的阅读策略单元,还将之列为泛读课文,这表明该文的教学方向不应再是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了,而是“带着目的去阅读”的阅读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新概念。生活中随处可见非连续性文本:地铁信息、机票信息、景区地图、购物发票、产品说明书以及商业图标等。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文体特点,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一、认清学段特点,理解文本内容课文插图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低年级的每一篇课文基本都配有插图。字少图多、插图新颖  相似文献   

7.
2011年版课标中首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时至今日,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老师们有哪些思考,并在实践中做了哪些积极的尝试呢?如何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进课堂?如何通过有效指导,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如何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上出"语文味"?欢迎参加讨论,篇幅1500字左右。投稿信箱:yangyali510@126.com截稿日期:2013年11月15日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好,而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却不理想。究其根由,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意识空白,未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教学内容范畴,或者对非连续性文本关注甚少,导致非连续性文本几乎成了教学盲区;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并未涉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可用素材并不多(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出现过一篇真正的非连续性文本)。我认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一定要基于教材现成的、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结合当下的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在对学生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  相似文献   

10.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间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现行统编教材当中体现不多,因此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候有必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学科整合、课外拓展等途径进一步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并采用图文对照、比较阅读、情境架构等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新要求,随之引起了广大教育界人士及语文教师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语文教师及学生来说是新概念,而非连续性文本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回归到生活,让非连续性文本轻松地走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方馨 《文教资料》2014,(18):45-46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来自PISA阅读素养测试的文本形式,其内容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不仅有助于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让阅读回归生活本体,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生活实践的精神。而在PISA测试中,我国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上的表现不甚理想。教师应厘清原有教学中的缺失,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对话来学习课文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通过文本对话才能整体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写"阅读批注"的过程中深入文本对话。所谓"阅读批注",就是指对文本的品味、鉴赏与评价,并在文本空白处及时地进行记录与分析,是一  相似文献   

14.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由一个或多个信息单元组成的间续集合,图形、表格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在语义和结构上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但在意义上却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可以用跳跃的方式来阅读,是一种能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用性文本。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大多数是连续性文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却要阅读并了解各种非连续性文本。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要在课内外教学中积极拓展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方法,而且要让其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给新时期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我们要在教学中善  相似文献   

16.
孙伟 《江西教育》2022,(11):54-55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课文时,就有意识地选择了信息含量较大的长课文和思维含量较大的难课文.这也成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选择文本类型时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这一类"长难课文"时,教师要针对"长难课文"思维含量大、信息量大的实际情况,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长难课文"的相关策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品味到文本的独特韵味。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阅读,促使学生深刻体悟、细致把握文本,帮助学生不断地深挖文本,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咂摸出文本中的独特趣味。一、词句对比,解文辞之"趣"文本中的各个语言要素,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都可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同样重视它们,并仔细地体会它们的特殊寓  相似文献   

1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也是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成为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加强"非连续文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其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工作和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对这一阅读类型有着一定的重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对其教学策略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我国对这一文本阅读研究仍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失,导致其教学策略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没有针对性,无法充分的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本文就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在重视培养学生"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逐渐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艳 《湖北教育》2023,(11):48-49
<正>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习作与阅读之间的壁垒,让阅读课堂有“练武之地”,让习作过程有“他山之石”支撑。如何放大精读课文的示范性,引导学生在读写融合中发现课文表达的方法与艺术,将文本蕴含的习作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习作能力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的教学为例,做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