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历史教材里的图表增加了很多,但在教材中某些地方,为了概括历史的完整性,以及史事的不失真,编者们往往采取文字简述的办法,难免会有主题不明确,重点不够突显的缺憾,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设计、巧妙地补充历史图表,使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就变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标与教材之间出现了教学开发的客观需求,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利用和开发历史教材。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教材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会涉及教材的调整、加工和教学资源的再次开发;历史教师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专家的教材“产品”,而是要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改造和创新。本文重点探讨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理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习的线索法 ,就是根据教材内容 ,按照历史学科的体例或系统 ,提纲挈领地把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 ,穿线结网 ,构成清晰的轮廓。线索法的优点在于简明扼要 ,条理清楚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纲举目张 ,便于记忆。掌握历史线索主要有以下十种方法 :一、以一个中心事件为线索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一个研究、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的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重点、难点的确定,二是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难点是每节历史课的核心或灵魂。确定重点、难点的标准是什么呢?省编《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中有这么一段话:“确定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要以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为依据。”作者分别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两个方面论述了确定重点、难点的观点。在教材内容上,作者又分别从贯彻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板书设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和运用板书这一重要教学手段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精心设计板书,并使之清晰地反映教材的内在联系,展现历史知识结构,突出教材重点,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这对于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易于记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促使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板书设计一般有下面两个基本要求:1.提纲挈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设计板书时,尽可能做到提纲挈领,什么样的板书才算得上提纲挈领呢?具体地说,板书要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体现教材的重点,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不仅是个思想家,也是个世界史学家,他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亦有独到的见解。对于阿拉伯人的历史和文化,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深入研究阿拉伯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马克思看来,阿拉伯人具有游牧部落的习俗,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特有的宗教文化,阿拉伯人科学技术和文化奠定了西方文艺复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课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功能呢?我想,与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改变。其一,备课的变化。虽然备课依然像以前那样要备教材、备学生,但备教材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该掌握哪些历史知识,而  相似文献   

8.
小学历史教材,课课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地反映了本课的重点内容。每册教材目前均有彩色图画,这些彩图概括全册教材的重点。如何运用这些插图来搞好教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研究插图。插图不外乎四大类:一是人物图,二是简况图,三是路线图,四是物形图。这四类图各有特点,人物图有起义的领袖人物、重要发明者、改革家、士兵等。简况图大多概括地反映战争、运动等实况。路线图大多介绍战争双方的进展情况、贸易、航海路线。物形图介绍遗址、钱币、著名建筑的外形。其次,运用插图备课。教者在研究插图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学大纲,把历史线索和插图结合起  相似文献   

9.
吴爱平 《教师》2013,(22):121-122
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材料。在高中历史复习备考中,全面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识记重点知识的过程中,能自主地重组和构建知识结构,使教材的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提升解读、获取、加工、表述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本文就全面研读历史教材,提高高考复习备考效率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涉世家》中有句话:“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新编人教本初中语文教材却将这句话中的“九百”写成了“900”(见新编人教本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P197),我们认为,这样处理古文献中的数词是不慎重、不科学的。理由如下:一、中国古典文献中没有阿拉伯数字。清代以前的古文献中,涉及数字的概念是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甚至连标页码都不用阿拉伯数字,而是用汉字表示,这才与中国古代数字书写方式相符,是科学的。《史记》中就写成“九百”,采用的是古汉语的写法,是符合历史习惯的。二、阿拉伯数字是近代才从西方…  相似文献   

11.
崔秀云 《山东教育》2003,(21):93-93
历史教材目录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历史学科学习重点的浓缩。在历史课学习中运用好历史教材目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历史课学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说明】现有的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之中,不经意间导致了知识的相对割裂,学生历史学习缺乏“通感”。基于高考命题的“通史”要求,为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时序地复习历史,我们参考了大学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现有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作了有效梳理、统整,重新建构了高中历史教材的“通史”结构。我...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阿拉伯人是以色列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区域经济条件、高等学校招生模式、教师培养和培训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阿拉伯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明显低于希伯莱(犹太)教育系统教师的素质。如果不针对存在的问题来做出相应的改变,阿拉伯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希伯莱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组教材的重点是继续抓好“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并为下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做准备。讲读课文《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迷信,惩治首恶和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历史功绩。作者把西门豹“除人祸”部分作为重点详写。先写他深入细致地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 阅读是我们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阅读课文有以下三个步骤,即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会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  相似文献   

16.
每一册教材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去安排教学。在教学中集中精力去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这克教学中的盲目性。这对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过程为依据,认真分析、精心筛选,确保定准、定全,为指导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深刻分析研究教学内容,要瞻前顾后、溯源探流,把教学内容放到整个知识系统中,去全面衡量,正确判定它的地位和价值。凡是…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实施以来,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淡化了通史的线索,对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具体的阐述,教学重点在教材结构中未能充分体现,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本文主要以高中岳麓版教材“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为例。阐述如何确立和突破教学重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纲举目张,便于记忆。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有以下十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实施以来,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淡化了通史的线索,对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具体的阐述,教学重点在教材结构中未能充分体现,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本文主要以高中岳麓版教材"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为例,阐述如何确立和突破教学重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数学教材研究在国际数学教育研究中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有必要对数学教材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厘清.以使整个领域得到更好地发展.研究在概述国际数学教材研究的历史和最新动态的基础上,阐述数学教材的地位和功能;重点分析和讨论数学教材研究的概念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一个关于数学教材研究问题的分类框架;再结合有关研究案例,论述数学教材研究的方法,给出一些基本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