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邹韬奋的教育经历和在一些刊物文章中表达的诸多思想,总结邹韬奋民众观的思想底色,这些思想以及与梁启超、黄远生等人的交往对其职业选择和价值观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承先同志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教育实际,探讨和掌握教育规律,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指导河北教育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论全面正确贯彻教育方针、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两种教育制度"、论教师、论爱国主义教育、论宏观教育和微观教育.这些教育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创办或主编了"六报一刊",其中《生活》周刊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邹韬奋在主编该刊中,创新报刊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报刊宗旨,屡次刷新报刊的发行量。特别是在青年问题,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国家意识等方面,现代媒体应该积极汲取邹韬奋经营报刊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出版生涯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一是因公择人;二是尊重专才;三是重视帅才;四是青睐奇才;五是善用新人;六是留住人才.邹韬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于当下竞争激烈的出版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3):30-34
邹韬奋作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出版家和政论家,一直是新闻界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对象。对邹韬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思想和思想转变等方面,而对其坚持从事新闻行业背后所秉持的实业思想关注不多。本文即从细读韬奋的前期文章入手,分析邹韬奋新闻活动背后的动机,其新闻实业背后的主导思想,其对发展实业的态度,探究实业思想对其新闻活动的影响,以期为更全面地认识邹韬奋及其同时代新闻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出版诞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上海出版人一直以启蒙和救亡为使命担当,涌现了邹韬奋、张元济、陆费逵、史量才、胡愈之、叶圣陶、赵家璧等出版大家.他们或在白色恐怖下传播进步思想,或革新教育、参与公共事务,为中国社会和思想的现代转型创造可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出版人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书写了中国出版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新闻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他一生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报刊工作上,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上海)<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抵抗><全民抗战><大众生活>(香港)等报刊.这些报刊思想内容先进,编辑技术高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创造了当时国内杂志界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谱写了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光辉的一页.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邹韬奋提出关于报刊编辑的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系统的编辑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在丰富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深刻的新闻出版思想。本文对邹韬奋的新闻出版思想进行了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八点结论。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24日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编辑出版家和新闻工作者邹韬奋逝世五十周年.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韬奋先生的功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永垂不朽,他的名字将永远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韬奋精神,我们认真阅读和研究了邹韬奋的著作.特别是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感到研究邹韬奋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办好报刊,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的许多看法没有过时,他的许多做法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参考和指导.一邹韬奋从1926年10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到1941年12月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迫停止出版他主编的《大众生活》,前后从事了十五年的编辑生活,其间,他办了生活书店,编过书,办过《生活日报》,具有书籍和报纸编辑经验.“报纸好像秒针、刊物好像分针、书籍好像时针,都围绕着时代的轴心旋转前进,它们之间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特别是报纸编辑,要在有限的版面里容纳最大限度、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信息,编辑的技术要求比杂志和书籍复杂得多,而书籍编辑在知识的稳定性、全面性方面又比报纸编辑严格得多.”可以这样说,邹韬奋是编辑的全才,他的编辑经验是他编辑报刊和  相似文献   

10.
朱小阳 《新闻界》2007,(4):163-164
邹韬奋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其长期的办报实践中,不但积累了大量办报经验,也形成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新闻出版思想,认真研究和继承发扬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和职业精神,对于今天的新闻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孟晖 《中国编辑》2018,(5):85-90
全面抗战时期,我国著名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事进步新闻出版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他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影响,强调新闻出版以正确舆论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重要作用;基于民众立场的新闻出版工作应将服务精神与战斗性相结合;倡导民主和新闻出版自由,坚决反对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文章对之进行梳理研究,对探讨邹韬奋的思想发展轨迹、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当今新闻出版工作的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书兵 《新闻窗》2007,(6):106-107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家,其报刊思想始终贯穿了一股强烈的民众意识,即大众新闻思想。他的大众新闻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具体包括动机观、立场观、群众观、业务观、新闻道德观等方面。认真研究和继承发扬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和职业精神,对当代新闻媒体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南京政治学院招待所,我们访问了应邀来南京讲学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丁淦林。这位长期从事邹韬奋思想研究的新闻教育工作者,自1980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人民的喉舌——邹韬奋论报刊》、《邹韬奋年谱》等书,发表了《韬奋小传》、《珍贵的遗产》等许多研究韬奋的专论。丁副教授说,“韬奋精神”可以归纳为“勤奋、拚搏、进取、提高”8个字。于是,我们的采访就从这“8个字”开始了. 丁副教授先给我们找了一篇韬奋在1932年写的随笔,接着,他提笔在此文中“一息尚存,还是要干”8个字下,用红笔打上了个着重号说:“韬奋从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始到1944年去世止,在他身上,勤奋和拼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编辑、记者和政治家。在新闻出版界建树甚多,享有盛誉,特别在编辑思想方面有精辟的见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为大目标服务是办报刊的宗旨 邹韬奋一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主编过多种报刊。1926年,他担任《生活》周刊主编,该刊最初的编辑方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为纪念我国人民新闻出版事业的伟大革命先驱邹韬奋,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邹韬奋传》.该书从政治、历史、文化出版以及编辑学的角度撰写了邹韬奋毕生经历,全书共37万字.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兰台世界》2016,(6):85-86
陈云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在长期领导国家经济建设中,形成了重农思想。陈云重农思想包括农业基础论、农业约束论和农业发展首位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地位,是对毛泽东重农思想的延伸,也是陈云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研究陈云的重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加平 《浙江档案》2000,(11):12-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文化观和价值立场,是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张文 《采.写.编》2022,(2):181-182
新闻舆论导向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尤其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对于新闻舆论的把控和导向更为重要.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优秀的办报人邹韬奋逐步形成了一套珍贵的新闻观点,这一套新闻观点对于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守正创新有着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探究邹韬奋的新闻观点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的启迪作用,以及从受众本位、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邹韬奋的新闻批评实践及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强 《新闻界》2005,1(5):100-102,93
邹韬奋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1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不仅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而且在媒介(新闻)批评方面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他的有关评述性文章中,针对当时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新闻现象等进行解读、分析、品评的文字为数不菲.学术界对于邹韬奋的研究可以说已经比较充分,但至今尚未见到对其有关新闻批评的贡献进行系统缕述的文章.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邹韬奋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批评实践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与邹韬奋皆为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在编辑舞台上足足工作了65个春秋,先后编辑出版过如<小说月报>、<公理日报>、<中学生>等数十种报刊,编著、审定的图书不计其数.邹韬奋先生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月报>等7种报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