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4,16(4):235-237
为提高对中国现代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的认识 ,在考察其由近代向现代性质转变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的基础上 ,对它的编辑出版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认为从 2 0世纪2 0年代开始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经历了突出发展学术研究性、改革提高普及教育水平 2个过程 ,至抗战前期形成普及提高并举科学文化交流的成熟主导思想。这一思想丰富了中国科技期刊科学文化交流的思想内容 ,推动了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飞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历史回顾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是孕育中国科技期刊的摇篮.近代中国由封闭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促使中国人民觉悟到发展科学以求国富民强的重要性,这是中国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19世纪,中国已开始出现传播科学知识(尤其是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的期刊型出版物.20世纪初叶,中国科技期刊有所发展,表现在办刊目的上,更为自觉地意识到科学对于国家民族振兴的作用,是"弱肉强食"时代"保存生命之利器";办刊内容上,在介绍西方近代科技的同时,更加注意报道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办刊手段上,多数已由传统木版或石版印刷改为西式装订.据统计,1900年至1919年间,创办科技期刊有一百余种.1915年由中国留美学生创办的综合性月刊<科学>被看作是20世纪初期科技期刊的标志,这份期刊持续出版到今天.本时期,一批早期科学家致力于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准备了人才条件.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深刻把握其主要内涵,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科技期刊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要学习并应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宣传践行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科技期刊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样 ,对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1 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期刊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它的产生完全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即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和要求。早在 2 0世纪40年代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认为 :“目前世界上科学成果发表的方式主要是依靠 33 0 0 0多种科学期刊。”[1]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  相似文献   

5.
1.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基本涵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上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处理系统和转换接口。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在科技期刊上一旦发表,就被全世界的科学界确认了作者的发明权。所以,编辑工作被誉为科学界最权威性的工作。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科学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它又是调节读者与作者、知识  相似文献   

6.
赵存如 《编辑学报》2019,31(1):7-10
钱学森院士对科技期刊事业极其重视,有独特的科技期刊办刊思想:一是期刊发展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二是一流期刊必须引领学术潮流,勇于澄清学术混乱,敢于树立编辑学术地位;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强化和确保期刊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钱学森科技期刊办刊思想,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在国家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亟需提高发展质量。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点、坚持胸怀天下。通过加快期刊各项能力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7日~28日,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协副主席杨福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届论坛以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为主题,分设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创新,科技期刊的评估体系与科技期刊发展,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发展,开放存取等新形式与科技期刊发展,大众期刊市场化、产业化与科技期刊发展等5个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420余位嘉宾和30余位国外嘉宾参与了本届论坛,共同讨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和网页技术的发展,科学出版界迅速被波及.1988年,中国的科技期刊也通过各种途径纷纷上网.对此形势进行分析,指出应综合期刊编辑部自办主页与大规模科技期刊网站的特长,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快、交互性强、便于分类查询检索、读者量大等优点,更好地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科技期刊肩负职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的需要以及作者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理解,提出在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需立足国内实际情况,积极参与世界科学技术信息沟通,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提高质量与服务水平,报道国际热点论题,建立自己的期刊网站进行文化交流.此外,在融入国际化热潮进程中,科技期刊编辑群体在“创新型国家“中应发挥好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策划和导向作用.塑造大国心态,树立大国气度,要体现中国特色,完成科技文化的创新和把关,承担起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神圣职责,铸就自主创新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科技期刊肩负职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的需要以及作者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理解,提出在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需立足国内实际情况,积极参与世界科学技术信息沟通,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提高质量与服务水平,报道国际热点论题,建立自己的期刊网站进行文化交流.此外,在融入国际化热潮进程中,科技期刊编辑群体在"创新型国家"中应发挥好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策划和导向作用.塑造大国心态,树立大国气度,要体现中国特色,完成科技文化的创新和把关,承担起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神圣职责,铸就自主创新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2.
刘森 《编辑学报》2021,33(5):483-485
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视,中国科技期刊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学习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先进方法的同时,需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科研需求出发进行规划和采取措施.本文结合国家已经推出的各项政策,尝试对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建设的原则和重大措施进行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应该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促进学术交流为目标,以提高所发表论文水平和加强论文传播力度为抓手,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期刊发展道路,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科研氛围,集中力量建设公益性的统一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因刊施策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21,33(2):229-230, 236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朋友上午好! 2018年11月1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党和国家如此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办刊方向,标志着科技期刊春天的到来.近8个月来,科技期刊界、科技界围绕《意见》展开了热烈讨论,设想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的可行路径和美好远景,国外的一些著名数据库、商业出版公司也在不断发声,企图抢先"引领"我国的科技期刊建设,舆论场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科技信息交流方式。科技期刊的数量、质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在即将跨进这一伟大世纪的时刻,审视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前景,对于我们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疑是必要的。现状与问题中国现有科技期刊4310种左右,专职科技期刊编辑10000多人。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8年的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却没能为中国期刊界赢得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究其原因,中国科技期刊在评价标准、出版产业甚至编辑规范等各个领域都被西方所垄断,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突破,在期刊评价标准、科技期刊理论和学术出版产业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科技期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和平 《编辑学报》1993,5(3):125-131
在当前科学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两种趋势下,我国科技期刊也明显地分化为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科技期刊。后者在近年来有所发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学科上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和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技术研究的结合。本文从宗旨、信息和系统结构三方面的控制法探讨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学科和内容的宏观控制;从群体结构和个体智能结构方面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编辑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环境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支撑知识创新和知识利用的重要传播载体,科技期刊的发展关乎国家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软实力建设。面临中国正加速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机遇,面向科研人员逐步转变的科研需求,面对知名国外科技出版商技术、服务日趋完善的出版态势,中国科技期刊界亟须从根本上解决期刊的学术质量,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创新实现从传统出版向“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快速转型。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访谈及经验回顾等方法,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现有知识服务的概况,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类归纳,绘制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思维导图以及知识服务的资源分布及可行性分析量表,探寻当下适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知识服务策略,期冀对国内科技出版界开展知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多局限于期刊编校或编辑部制度建设的现象,本文以英语霸权为切入点对中文期刊建设展开讨论,旨在为科技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一个新视角。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面临的英语霸权现象,以及其对出版领域相关制度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危害,提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中应警惕强化英语霸权导向,加强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引导。办刊人应立足本国利益统一思想,自立自强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做强做优中文科技期刊,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探索科技期刊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引文索引》与中国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的主办单位及对评价我国科学水平的影响、对世界科技期刊的作用、期刊与论文入选须知、她的组成与编排格式,并介绍了被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