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生态”中,教师的“生态发展”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教师是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离开教师,一切教育的发展都无从谈起。目前,一些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不利于教师生态发展的因素,比如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一些教师只是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不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成…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幸福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一、职业意识的转变我们传统上把教育 (此处仅指教师教方面的活动 ,本文中的“教育”有时指师生双方的活动 ,请读者根据上下文做相应的理解 )当作一种崇高的职业 ,是因为教师像蜡烛 ,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 ,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他认为 ,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 ,后两者是“自律”取向…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危机,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误置。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拓展意义上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思想在价值诉求上,从二元对峙到共生共荣,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生存状态;在价值基点上,将道德关怀从人际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强调对一切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教育活动中关注生态伦理价值信念的养成,一方面要遵循自然,防止理性的“滥用”;另一方面要敬畏生命,警惕盲目的“崇高”。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高职生生态文明观现状进行调查,高职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要加强高职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导其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习惯等。从而使高职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同时是生态文明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5.
谢凯 《广西教育》2012,(1):49-5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无可争辩。“绿色学校”的称号是对一所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的意识和行动上的肯定。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了生态德育教育。所谓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育者(教师)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09,(5):33-33
教师的启发提问是引导幼儿绘画创作的关键;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对于明明的想法,一开始要给予肯定,要保持和保护幼儿的想像和思维。“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对象上来看,生态包含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援引“生态”这一术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然生态,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着眼于学生的类生态学习,要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着眼于学生的内生态,要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的和谐发展,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生命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楚乔 《亚太教育》2019,(10):30-30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把生态环境与生态学原理应用到教师教育上,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对教师培训进行理论思考,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同时,语言生态学中所追求的保全语言的生态、重视母语的作用等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学教师教育和课堂生态的相关理论。本文从语言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构建“自上而下”式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始终存在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死党出于反革命的罪恶目的,极力否定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用极其恶毒的语言咒骂人民教师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了破坏作用”的“书虫子”,是“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基础”,是“叮在修正主义臭肉上”的“苍蝇”等等。他们鼓吹要把教师当作水中的“皮球去压”,当作“垃圾”从学校中“清除出去”,扬言“射向修正主义的子弹”要“从教师身上穿过”,煽动学生“踢开教师闹革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和天性,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幼儿园生态教育目标体系,要建立“凸显双主体”的幼儿园生态教育评价机制.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体验,启发幼儿生态认知;寓教于乐,增强幼儿生态意识;利用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启蒙教育;融入真实的自然环境,培养幼儿敬自然精神;通过激励评价和榜样示范,引导幼儿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丰向日 《中学教育》2009,(6):34-37,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让每一个孩子达到一定的标准为目标,从教师待遇、班级规模、早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课程标准等多个方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每一项措施都以教育研究为先导,以立法和经费为保障,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跟进成了紧迫的课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在“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下,以基地为依托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实施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教授工程”、“硕、博士工程”、和“高层次人才梯队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辅之以校企互动式的兼职师资建设,并以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对提升人才层次、改善师资结构,形成整体合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这是一个崭新的理念 ,崭新的角色。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 ,又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习 ,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操作性问题。本文从“语文学习心理”角度出发 ,认为可循语文学习“心理路径”去引导 ,即循“动力———策略———取向———迁移”的路径去引导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质量控制包括命题队伍质量控制、命题技术标准控制、命题评估质量控制和命题保密质量控制等。命题技术标准确定以后,命题人员就是决定的因素;“内行”的命题管理者遵循国家制定的命题文件,指导命题教师科学规范命题;“称职”的命题教师“遵纲循本”精心设计试题;评估测量专家对命题进行客观公正测量评估;围绕试卷为中心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将新的理念运用于课堂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的“破冰之船”:泛实践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人首次提出的寻找教师教育出路、导引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的“教师教育泛实践战略”,旨在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重构与转型。该战略也是基于多元整合的教师教育的现实需要,以实践为教师教育的辐射点,终结单向的知识、理论传授的培训模式,通过“三维”实践路径和“六元”活动范式,实现教师能实践、会实践、科学进行实践的现实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澳大利亚首次颁布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用于指导全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基于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变化,2009年联邦教育部着手修订标准,旨在为每个儿童接受优质的教育提供保障。新标准最终由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青年事务部认证通过后于2010年颁布。新标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更多地关注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做合一”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影响教师培训的主要矛盾和存在问题,我们应该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职业信念制定培训目标,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标准选择培训内容,以"学研用一体"的模式组织培训活动,以培训活动的方式的多样化来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构建教师培训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于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必须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等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肩负多重角色:所学科的教师角色,学生班级的领导者角色,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协调者角色,团队工作、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者角色,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和学生职业选择的导向者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