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进行论述,目的在于予批驳的思想,弘扬正确的理论、并且坚信只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真正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在关于社会主义目标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它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的性质,市场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关系,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共产主义要消灭私有制,但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实践证明,在经济不发达国家通过很快实行所有制完全公有化来建立社会主义,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改革上取得的突破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袷”。这些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可以从宏观上划分为五个阶段,抽象为五个形态;社会主义历史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抽象为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教条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五个形态。理由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辩证分析,并论述了社会主义五形态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民主政治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制度与民主制度特别是民主的具体运行机制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一方面,这是主要方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方面,这是非主要方面,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认为,前冲后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双重性影响,但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能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进步;前的目的与后的要求是一致的;前的激励机制为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为其道德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得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主义道德的进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并在对社会主义力量和社会主义复兴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社会主义的成功范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共识,但二者如何结合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本议论人回顾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市场经济能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探索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几种主要模式,并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社会主义诸种思想和模式中的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级化之上的新题,但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富裕的终级目标不会因此而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具大影响下.无论是社会体制的形式,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模式都成为新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新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景,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类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继承中的超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进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时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评价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应该联系各自的时代背景,在深刻理解其必然性、性质、地位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市场,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之点。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能否抓紧、抓好经济体制转换这个中心环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是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只是中国特色中的一个因素,一个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纵观国际共运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社会主义经历了几次大的曲折和反复,但总的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苏东蜕变几年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初步成功,前苏东国家“左派”力量重新振起,西方发达国家出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潮,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在其他国家稳住阵脚,并初露复兴之端倪。社会主义依然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又有别于列宁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也区分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它“特”在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坚持主体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抛弃纯粹社会主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作为学说、运动、制度,在它产生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三个发展阶段上经历了四次大论战。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长期性,论战还将持续下去。共产党人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心理准备,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际关系华光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们传统的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冲击,尤其是在经济转轨的初始阶段,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社会经济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主义阶段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等制度来调节群体关系,借助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形态的思想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主义阶段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复合体。社会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在价值,后者是前者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以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一个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是适应当时历史需要的产物。在建立和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及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为战后恢复经济起过巨大作用。但是,它包含着一系列缺陷和弊端,它不是一个理想、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其弊端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为苏东剧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延续,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开拓新的历史征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的历史并未终结。迈向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进入由逐渐走出低潮到谋求振兴的重要转折期。社会主义运动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逐步走向兴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振兴增添强大的中坚力量,展示了世界社会主义全新的发展前景,进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历史航向,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学文科》2007,(4):8-12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 (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