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志》是曹魏时期刘劭所著的一部人伦鉴赏的专著。该书主辩人材,以外见之符。於内藏之嚣,分别流品,研幽摘微,并推演出专门的方法,遂成一学。 本文除对《人物志》作一定的介绍外,略考其学源,同时还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六韬》是我国先秦名兵书,唐孔颖达首先对该书产生怀疑;宋代疑古之风盛行,真伪问题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元、明、清及近代学群起而应之,对《六韬》疑而不信,认为该书是一部伪作。通过对存世献与地下出土资料的考证,《六韬》确为先秦之作无疑。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业大学部分从事统战学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丁三青、张爱淑、王莉等人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统战学》专著,该书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这是自1979年3月李维汉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统战系统干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命题之后统战学的开拓之作、统战学学科的创新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羲黄文化史话之十七识人与用人———刘邵与《人物志》李捷《人物志》,堪称中国古代第一部评论人、研究人的专著,最近些年似乎已被人忘却。我认为这本书中的论述对今天研究人,研究人的思想,研究如何用人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作者刘邵,生卒年不详,字孔才,邯郸人。魏...  相似文献   

5.
刘卲的《人物志》作为汉魏时期一部重要的人才专著,其文章学方面的价值同样重要。当时对名实问题的讨论,催生出循名责实的思想观念。刘卲在撰写《人物志》时接纳了这一思想,由此形成了峻厉雄辩的文章风格。  相似文献   

6.
《济南泉水志》之《人物志》是笔者参与编写的历来收录泉水人物最多最全的一部志书,记古今游济南泉水之人中,或有诗赋之歌咏,或有美文之记述者。本文在《济南泉水志》《人物志》收录泉水人物的基础上,重新收录了以往的泉水专著和论文中未曾提及或只知其名却不知其生平事迹的人物。共得人物146名,全部为古代泉水诗作者,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对济南泉水人物及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劭的《人物志》内容兼综儒道名法各家思想,博采众长。《人物志》以儒家“中庸”思想为主流。对道家思想则采取了援道入儒的方法,为此后的玄学家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针对当时名实不符的情况,刘劭在《人物志》中引入名家思想,具体而详尽地厘定了名实问题,并借助法家思想使《人物志》得以升华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清代林云铭云:“一部《楚辞》最难解,莫如《天问》一篇”。《天问》之奇,复有柳宗示《天对》,耗费历代学几多心血,楚辞研究史,有《楚辞》作七百种,其中《天问》专二十五种,专题探求,庶成专学。然歧义纷纭,至今莫辨,本择其十二种,“解题”评说,以作诠释之助。  相似文献   

9.
姚艳华 《文教资料》2007,(34):77-78
清秦蕙田的《五礼通考》262卷,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裁减《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文献之资料,条分缕析,按类排比,后附案语,考辨吉、凶、宾、军、嘉五礼,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然因该书卷帙浩繁,字数众多,在征引文献资料时,难免造成一些讹误。本文拟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朝礼》部分所引用的文献资料,通过与原书校勘,分《五礼通考》之讹误、缺漏、歧异三类,讨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清秦蕙田的《五礼通考》262卷,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裁减《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文献之资料,条分缕析,按类排比,后附案语,考辨吉、凶、宾、军、嘉五礼,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然因该书卷帙浩繁,字数众多,在征引文献资料时,难免造成一些讹误.本文拟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朝礼》部分所引用的文献资料,通过与原书校勘,分《五礼通考》之讹误、缺漏、歧异三类,讨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清秦蕙田的《五礼通考)262卷,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裁减《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文献之资料,条分缕析,按类排比,后附案语,考辨吉、凶、宾、军、嘉五礼,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然因该书卷帙浩繁,字数众多,在征引文献资料时,难免造成一些讹误。本文拟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朝礼》部分所引用的文献资料,通过与原书校勘,分《五礼通考》之讹误、缺漏、歧异三类,讨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末,名报告学作家、诗人徐迟突然弃世的消息震惊了中国化界。究竟是梦游还是有意识的自杀?为何自杀?由于徐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引起了外界对诗人之死的种种猜测。最近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与智聊天》一书中,该书作、名报告学作家李鸣生访问了与徐迟有着50年金石之交的名作家冯亦代。事隔多年之后,现年89岁的冯亦代终于可以平静下来详细分析叙述挚友之死。这里选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汉诗音注》注音体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蜜 《文教资料》2011,(36):100-102
《汉诗音注》十卷,是清初学者李因笃评点汉诗之作。,该书音注主要以《诗经》音为参照,对那些古音韵异之字加以解释,同时对古今音同的字也作了注音。本文旨在对该书注音作分类阐述,呈现其丰富的注音体例。  相似文献   

14.
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为我国目录学,校Chou学,文献学之创始之作,奠基之作。它对保存先秦古籍,对后世图书目录的编纂,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本绘图山海经》进行评价,指出该书在近年出版诸多《山海经》研究版本中,为独树一帜之作。该书在对《山海经》文字的研究和插图都有许多新意。  相似文献   

16.
陈代  周建 《现代语文》2007,(3):39-40
2006年新春伊始,一大批好书纷纷上市,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众多好书中,张全之教授的《火与歌一中国现代学、人与战争》(以下简称张)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部。《新京报》在《一周书情》中对该书作了重点推介,认为张“相当有新意”(《新京报》2006年2月17日),待仔细拜读之后,方知《新京报》之言并非虚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     
施耐痷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据《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及该书《人物志》:原名耳,后名子安,耐庵为其字,祖籍姑苏(今江苏苏州),迁居兴化(今属江苏),元至顺进士,少精敏,  相似文献   

18.
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是唐前《左传》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左传》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采取义疏体例,在杜预注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疏解工作。本文主要以鲁隐公部分为研究对象,从训诂内容、书法义例、经义思想三方面探讨孔疏对杜注的发展推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战国纵横家书》中“之”字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分析,发现了该书中“之”字的一些特殊用例,并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炼星 《现代语文》2004,(3):15-15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还是一部杰出的学作品,对我国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学的开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作,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