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东部梧州地、市的岑溪、藤县、苍梧、昭平,蒙山和东南部玉林地区的北流、容县一带的白话,属广西粤语的勾漏片。勾漏片粤语中一些被认为只有读音而没有书面形式的词其实是有本字的,找到它们的本字,顺着它们形、音、义的发展线索探讨,会得到词的发展演化的一些规律。 一 拂 “拂”字今在勾漏片粤语有〔fet〕(上阴入)、〔fet〕(阳入)二读。口语中的五个常用词〔p‘et〕(上阴入)、(p‘ut)(上阴入)、〔pet)(阳入)、〔pt〕  相似文献   

2.
甲、广西粤语的概况及其语音特点的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方言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在这里,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方言有两种:一种属于北方话的西南官话分支,通常称为桂北官话或广西官话;另一种是属粤语的桂南粤语,通常称为广西粤语或广西白话。虽说还有平话,客家话,全灌话(湘语)、闽语等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如壮话等等,但是,绝大部分在广西居住的人,不管操那一种方言,都同时会讲上述两大方言的一种。从交错掌握方言的情况看,广西白话(广西粤语)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  相似文献   

3.
日前,一部迄今最为完备的有关粤语研究的文献编目《粤语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由广东科技出版社于2007年5月出版。该书是在《粤方言研究书目》(香港语言学学会,1993)基础上修订、编纂而成的,由《粤方言研究书目》的原作者甘于恩(暨南大学中文系)主编,收录粤语相关论著(1828至2006年)的目录近3300条,分成八个部分(总论、书目、粤语综述、粤语分论、语言  相似文献   

4.
广西强势语言(包括汉语方言、普通话)更替及其外部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西移民人口的变化,广西强势语言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壮语到平话,到西南官话,到粤语和西南官话并用,到西南官话,到目前的西南官话和普通话并重,并预示普通话最终成为广西的强势语言.本文着重从语言外部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从移民、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媒体、学校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5.
甘肃方言本字考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研究中本字考证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可以加深对该方言语音层次和音韵史的认识;加深对方言词汇史和语法史的认识.考本字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基本要求有:音韵论证;词义论证;书证;近亲方言的检验.本文考证的甘肃方言本字有:拿或搬动(东西)的"何",疑问代词"啥",形容人结实健壮的"大",量词"个",小睡义的"寐",眼睫毛的"睫",菢小鸡的"伏",表舒服、愉快,高兴等义的"饶",小孩儿换乳牙的"毁".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6,(3):49-51
在梳理合阳方言带有[iα(24)]的亲属称谓词的基础上,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论证了"[iα(24)]的亲属称谓词的基础上,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论证了"[iα(24)]姑"中[iα(24)]姑"中[iα(24)]的本字是"豭",并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合阳方言"[iα(24)]的本字是"豭",并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合阳方言"[iα(24)]姑"保留古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仙方言为闽方言的一支,考证莆仙方言本字对研究其它闽方言本字具有参考价值。目前通行的一些闽方言“本字”,以莆仙方言检验,显得不合理,它们也有重新论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方言是对部分古汉语的现实反映,其中吴方言更是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及语音。所以,对吴方言进行共时、历时的纵横考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隶属于吴方言的温州方言中表“馊”义的[?ji^33]进行方言本字的考察,论证“馇”及“偈”较之近代及现代方言志中所使用的“蔫”更具备充当[?ji^33]的本字的资格。  相似文献   

9.
新立话是广西钦州市的一种重要方言,其词汇饶有个性。单音节词丰富,保留不少古语词特点;部分词与普通话写法同,词义有差别;同义词丰富;拥有大量与桂南平话相同或与粤语、桂南平话共有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10.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中国植物学者在广西发现的,当时曾轰动了整个国际植物学界,因为它的发现弥补了山茶花家族的一个空白——有了黄色的山茶花。为了保护这享有“植物界的大熊猫”和“茶花皇后”美称的国宝,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