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罗苏梅 《考试周刊》2007,(3):119-120
本文在对自我能力否定倾向(Imposter Phe-nomenon,IP)的概念、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对影响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相关因素如自尊、归因方式、家庭因素、人格特质、性别差异等的研究也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对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一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391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高中生物理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2)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存在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自我评价失败者则倾向于作内部的归因。(3)自我评价成功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自我评价失败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91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2)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存在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自我评价失败者则倾向于作内部的归因;(3)自我评价成功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自我评价失败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16,(5):64-71
以2402名长治市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以物理、化学、生物课的考试为成就情境,探讨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看来,长治市高中学生对科学课程考试结果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把平时努力、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看作是影响考试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把考试精神状态、能力、兴趣、基础、临时努力、答卷策略等内部原因看作是较为重要的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自我评价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明显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看重多数原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而自我评价失败者只把学习方法、平时努力等少数几个原因看作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自我评价成功者把教师教得好看作自己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而自我评价失败者未把教师教得不好看作自己没有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3)高中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年级、校际、学科差异。(4)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存在自我贬损的归因倾向,不存在自我防御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6.
吴强 《林区教学》2010,(8):34-37
学习者的自我归因对其后继学习过程有重要影响。此研究通过问卷,辅以访谈,对艺术院校284名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艺术院校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足够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结于努力不足;他们性别和家乡分别对他们的归因倾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42名初中学生为研究被试,以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初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总体上对物理学业成就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努力程度和学习策略;(2)物理学习自我评价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归因存在明显差异;(3)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明显;(4)物理学业成就归因在年级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归因,本研究使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女生的幸福感总体情况优于男生,但是男女在幸福感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男女大学生都是内控性得分高于外控性得分,男女在归因方式上差异不显著。(3)内控归因倾向的大学生比外控倾向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幸福感。在成功的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背景因素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失败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能力因素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倾向,本文对511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学业成败的努力归因倾向得分最高,不同归因倾向的性别之间、年级之间、住宿方式之间、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业归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效果。正视农村学生的成败归因倾向,鼓励学生积极归因;因材施教,增强各群体的自信心;替代强化,优化学生的归因方式;矫正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归因能力,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运用美国DynEd教学软件的实践,运用归因理论发现和揭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归因特征和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学习者具有外控者特征,主要包括:①缺乏坚定的内在学习信念;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或否定态度;③强调外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④对教师的作用有过度敏感和依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紧张状况和归因风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学生比一般职业人承受更多的压力感;归因风格影响职业紧张:外部归因、不可控归因对职业紧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部归因、可控归因能缓解工作压力。岗前就业辅导、归因风格训练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成就目标和归因方式是近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三亚、成都和杭州三个不同城市的三所大学共240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以探究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3.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ces emphasis on the fact that individuals who have experienced repeated failures may develop an attribution profile characterized by a bias towards primarily external cau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attribution style of adolescents with Down's syndrome with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atched for mental and chronological age; three groups consisting of 10 participants each were employed,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wo control groups were employ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own's syndrome adolescents. Participants in the first control group were match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for mental age, and those in the second for chronological age. All of the 30 participants were given an attribution test consisting of 14 items, illustrative of everyday or school‐related events in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 experienced either success or failure.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attribute the character's performance to one of five causes: ability, effort, help, luck or task difficul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olescents with Down's syndrome tend to attribute performance to external help. Their attribution style would seem to b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participants matched for mental age.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归因"概念产生以来,归因以及相关内容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综观国内外有关归因风格的研究可见,归因风格与人的教育、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归因风格者在认知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既可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也可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寻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ttribution theor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suggest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tudent's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achievement. Theorists and researchers contend that attributions influence individual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They also report that individuals use attributions to explain and justify their performance. Stud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dentify attribution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most suited to explain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 high risk course, low success rates, and attribution by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attributions passing and failing students gave for their performance in College Algebra. Students from a large urban community college in South Florida (n = 410) self-reported their performance on an in-class test by providing open-ended attribution statements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ir performance. They then attributed their performance along the dimensions of locus of causality, stability, personal controllability, and external controllability using the Causal Dimensions Scale (CDSII). The open-ended attribution statements were coded in relation to ability, effort, task difficulty, and luck and compared using a Pearson chi- square procedure. The quantitative data compared the passing and failing groups and their attributions for performance on the test using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hi-square procedures.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data comparing passing and failing groups and their attributions along the dimensions measured by the CDSII indica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locus of causality, stability, and personal controllability. The results comparing the open-ended attribution statements indica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ategories of effort and task difficulty.  相似文献   

16.
应对效能、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和人口学变量等对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效能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对福建省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比男大学生积极。(2)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要更积极。(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积极。(4)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高校心理健康应当面向全体大学生、特别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和应对效能训练,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良好的应对效能,以期改善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和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内因如缺乏成功体验、不恰当的归因和不正确的比较以及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外因共同影响下的一种低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的认知障碍。通过集体干预的形式,从儿童的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归因方式、自我认知以及家长认知四个方面进行干预,旨在将儿童习得性无助感转变为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关系,并比较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学生在进行归因时多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对体育大学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归因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引发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反应。学习焦虑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绪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在成功情境下,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高焦虑水平和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在失败情境下,高焦虑水平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中等焦虑水平和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对如何调节高学习焦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8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归因风格问卷的调查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测试,探求二者相关性;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归因干预,探求归因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论:①大学生归因风格没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职业自我效能感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一新生高于二、三年级学生。②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③通过归因风格的实验干预,大学生被试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