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陶友华 《科教文汇》2014,(34):166-167
修学旅游主要是组织青少年学生感知各地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体验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修学旅游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地域文化修学旅游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修学旅游主要是组织青少年学生感知各地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体验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修学旅游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地域文化修学旅游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郑乐丹 《现代情报》2010,30(7):56-59
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为文化研究特别是地域文化研究作出贡献。当前,地域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分布零散、收集不全、收藏数量少、类型单一、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缺乏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地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对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毅 《科技管理研究》2016,(12):119-124
从知识特性和存续状态两个维度对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二维划分,建立从存量型传统文化元素向增量型创意文化成果生成的知识转化循环路径模型。目的在于疏通运用新兴科技来开发和利用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路径和管理机制。通过从传统存量文化元素中提炼和挖掘隐性经验和价值观念,植入并结合新兴科技、传媒技术手段,借鉴典范创意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来向文化市场逐步推出和测试阶段性创意成果,通过新生创意文化成果的积累来不断丰富、保护和传承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方益群 《科教文汇》2010,(36):207-208
徽州文化旅游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徽州文化旅游开展的依托,回顾了徽州文化旅游发展的历程,对徽州文化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旅华韩国游客文化旅游动机特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资源科学》2011,33(5):881-888
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游客的旅游动机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北京入境韩国游客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旅游动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四个旅华韩国游客的文化旅游动机因子(便利与信赖、物价与基础设施、节庆与信息、文化遗迹);聚类分析将旅华韩国游客分为四类,方差分析检验出旅华韩国游客文化旅游的差异性,在游客旅游行为方面:来华旅游次数、旅游形态、住宿环境、旅游目的、滞留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旅游信息来源的差异则不明显;在旅华韩国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婚姻状况、月收入两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他方面的差异则不明显。最后,在分析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和体现旅游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据调查,武汉旅游市场上蕴含地方特色并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纪念品不多,这与武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开发独具武汉特色,有较高文化审美价值、制作精巧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对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塑造各旅游区的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徽州传统民居文化元素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从中找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之间的契合点,设计出新的造型加以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民族的魂魄。  相似文献   

9.
时下,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包含两项重要元素: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因此,举办节庆活动正在成为城市的一个新亮点,一方面,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来增强城市的文化活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节庆活动搭建一个经贸平台,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冰雪节庆体育活动是以冰雪活动为载体、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方节日庆典活动。阐述冰雪节庆的周期性、文化性、综合性等特征,以及对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代旅游开发热的大环境和大趋势,通过对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区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从规划和景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开发新思路,以便使金源文化旅游区内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典藏文化内涵的城市风景——园林,它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谈到要深入进行改革,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届时,风景园林建设将成为主角。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的园林文化造就不同的地域意识形态,体现了不同的民风民俗,可见,园林文化的展现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更有利于传承各地域的文化风貌,它将成为纽带,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徽文化作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受到冲击.以徽州三雕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何实现其现代化实践,这是社会各界都亟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依据对徽州三雕的田野与市场调查,采用回归与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四个关键因子,并利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试图对关乎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重构与修复文化生态链中业已断裂的要素,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寻找一条较为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毛明海 《科技通报》2003,19(2):174-177
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主题与形象,其是旅游区的生命。一个鲜明的主题应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嵊州艇湖、丰潭旅游区以“剡溪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区整体形象塑造和景点布局;并提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既统一又各有侧重的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云南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首先对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尤其是洞穴景观和区内崩塌漏斗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指出白龙洞洞穴景观是景区的重点旅游地,也是惟一可开发的自然景观。从分析游客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入手,结合游客高峰期对应的时间,得出白龙洞景区洞穴旅游游客主要以学生和在职员工为主以及其旅游业正在走下坡路的结论。通过与国内其它洞穴旅游区尤其是邻近九乡景区的对比,得出对旅游资源潜力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协调性差等因素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地理区位、经济支持、洞穴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旅游内容等角度出发对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分析,得出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还具有发展潜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从而保证白龙洞洞穴景观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赵霞 《青海科技》2005,12(4):12-15
青海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省份之一,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多民族长期杂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在当今人们普遍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旅游时代,研究和开发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业产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蓉  李军 《西藏科技》2014,(2):20-25
聚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族所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从藏族文化史发展的角度,对传承数千年的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就进行概述,以全面展现藏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在梳理黔东南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旅游资源基础上,探讨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力,并提出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为民族体育赛事主题游、节庆体育游、体育内涵创意游等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旅游纪念品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提出旅游纪念品设计是文化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可以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可用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最终开拓现代工业设计的文化品质和创意思维,赋予现代工业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使地域文化特性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9.
白艳红  王潞 《金秋科苑》2010,(20):70-70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域辽阔,滨海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也成为游客了解历史的特殊窗口。但是资源开发与管理不善引发的诸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滨海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沙霖 《科教文汇》2013,(18):200-202
目前,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总的来看,"小、散、弱"的现状仍没有改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一改往日以自然景观和呈现式的文化艺术形式为辅助项目的文化旅游产品,依靠音乐的特殊旅游文化功能,力争把海南独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支柱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变呈现展示为体验和参与,用它独有的文化精髓和魅力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音乐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依据,参照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实施的"文化经济"新战略。因此,如何合理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利用海南岛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营造与国际接轨的高雅音乐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海南经济发展的目标,尤其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2012年3月5日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之后的今天还需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