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对学习抱着一种乐学的态度多么重要。然而语文教学中也经常存在机械而乏味的场景,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乐学。如能在课堂中加入灵活多变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善思,愉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岂不善哉?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致语文教学注重感悟。感悟需要创设情境,进入情境,从而理解情感,体会感情。比如通过播放音乐、古诗、故事等手段导入新课或穿插教学。  相似文献   

2.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思维的引擎。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增强课堂导入艺术,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让学生乐学、想学。文章从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设疑创设情境;设疑创设情境;巧用幽默艺术创设情境;利用寓言故事创设情境等五个方面论述新课导入。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目前,语文课堂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存在情境概念混淆、情境创设喧宾夺主及牵强附会等问题,导致其教学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联系文本、唤醒经验、链接热点等策略,创设真实、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凸显出学习情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价值,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创设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问题情境、动画情境、想象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东 《广西教育》2009,(20):45-46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新课引入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实验需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更需要创设情境。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中专生语文学习心理偏差的基础上,依据情绪心理学原理,提出了调控心理偏差、促进学生“乐学”语文的对策:激发心理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创设乐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满足心理需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变化教学程序、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我教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3课《全神贯注》,先找几名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再...  相似文献   

8.
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操作性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实践性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情境创设应注重情境的真实性;情境创设应注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基础;情境创设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暗示、联想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情境的效应,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的两点体会: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教师应通过巧妙的导入,营造出一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故事对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导入新课时如果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学生就会在充满幻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境中,兴致勃…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文学审美的过程,情境创设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借助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将抽象的阅读文字转化成了形象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1.
柴侠 《考试周刊》2010,(36):73-74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别出心裁地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牧区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呢?那就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为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美娟 《考试周刊》2013,(77):48-49
在教学实践中,搭建学生乐学的平台,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语文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创新语文教学策略,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用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语,创设丰富而引人入胜的语文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旺盛的求知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必须灵活抓取教学切入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灵活联系社会实践施教,做到以"活"激趣,方能使学生"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灵活应用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教师可运用插图导入新课,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借助插图理解内容,丰富学生语文知识;通过插图训练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要改变那种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局面,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半年来,我努力探究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现总结如下。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语文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李瑞 《吉林教育》2006,(3):28-2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入手。一、要创设识字情境,激趣乐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于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专家说,语文教师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新课的最佳切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情境。其实,“根据”中还应该加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要吸引学生“眼球”,开动学生“脑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拉开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新课的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意义。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能力发展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个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