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也有过很多感受,其中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班级工作的情感诱导。在班级工作中实施情感诱导,发挥其教育功能.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这种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要我们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教师的情感,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心底的爱,与学生同行,与学生为友,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组织建设班级集体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巧用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让他们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  相似文献   

4.
颜小文 《教师》2008,(3):6-7
如果说士气是军队的灵魂,那么,班级文化就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班级的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铸造班级精神”是学风建设的内核,班主任通过日常管理在班级内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建设班级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外化,班主任带领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小组”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功能班级舆论关系着班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核心、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校园文化、师生双方知识交流、情感交流、态度交流的关键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关系问题同样重要。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与学生如何良性互动,才能保证班级文化为教育目标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是班级的细胞,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德育工作的效果.利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最便利的和最有效的.本文讲述了学校通过对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利用班级集体的教育力量,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在建设班级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充分得到展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影响甚大,在小学中养成的行为习惯、获得的学习技能和情感态度可能会影响个人的一生。班级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发展和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下文将阐述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与意义、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小学各学段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新背景下,社会、家长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也越来深刻地体会到情感教育已经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手段之一,成为建设和谐班级的有利法宝。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必须以自身的工作激情和行为来感召学生,让学生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验到情感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实践“亲其师,信其道”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班集体建设不仅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班级建设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的物化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化建构历程。一、情感启动班集体是学生共同的情感家园。优势班级的显著特征是学生的强烈归属感,学生在班主任的情感主导下,逐渐对班级产生认同感、荣誉感乃至依恋感。这是一个渐进的心理变化过程。刚入学的新生组成班级,个体的情感经历着从“陌生的世界”走向心理重构的过渡期。这时候学生个体间和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是一种非定向的磨合,需要进行集体情感培植和优化。这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方法和技巧。善借鉴他人经验,做智慧型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能促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班级管理是动态过程,班主任根据学期初设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巧用手段措施帮助班级和学生获得发展。班主任带领学生整合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建设班级,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有效实现班级教育目标,促使学生积极全面发展。紧扣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构建相互关联和互为补充的班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素质教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还是有些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方面关注较少,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研究国内外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优秀做法,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教师提供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绿色教育观不仅是一种环保教育的理念,更是在呵护生命、尊重人格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追求。班主任在绿色教育观指导下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班级环境布置、班级情感建构和班级绿色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开辟的一个新的途径,开展班级活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目的是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班级活动是载体,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解决心理困惑,影响其行为是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和立足点。如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情感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及进行自我反思,这是本文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王红燕 《西藏教育》2010,(11):56-57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活动。它是学校开展德育的重要平台,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师生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重要机会,是班主任成长的园地,在班级管理文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单位.良好班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履行班主任职责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燕  吁诚铭 《文教资料》2011,(7):143-144
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本文从班级成员之间的归属感、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教育目标的确立和情感教育过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镥惠宏  鄢俊  黄光生 《考试周刊》2013,(26):184-184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激励是班级管理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目标设立、榜样树立、情感熏陶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实施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性班级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周 《职业技术》2006,(8):115-115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单位。良好班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履行班主任职责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