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概述 1、大地测量档案分馆简介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大地测量档案分馆作为全国唯一管理大地测量档案的部门,馆藏资料覆盖全国范围内不同种类与等级的大地测量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历史悠久,跨越时空长,可追述的档案资料从三十年代起至今,  相似文献   

2.
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它是测绘活动过程和成果的直接记录,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材料,也是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工程的重要资源。测绘档案涉及种类很广,包括地形图档案、测绘史档案、地图集档案、大地测量档案、遥感影像档案等;形式多,除传统的纸质档案外,还有大量胶片资料和磁带、光盘等数据资料,其在政府决策、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建设布局、土地详查、资源勘探开发、农业水利建设、能源开发、交通建设、环境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建设、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测绘档案是指在进行地图绘制亦或者是大地测量活动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科技档案,其真实、准确、客观地记录了测绘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最终的成果,其不但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所必需的基础性材料,同时还是国家地理基础信息工程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唐伟 《中国档案》2023,(5):72-73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测绘成果档案保管和服务单位,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完整保存着1986年以来7200余卷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重要作用,仅2021年就提供查档服务5000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利用1000余批次,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提供了扎实的地理信息档案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5.
测绘档案是测绘工作人员在测绘活动和测绘研究中形成的成果、数据的档案资料。测绘档案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政府决策、资源调查开发、环境监测保护、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建设布局、土地开发利用、房产交易管理、重大灾害监测、城乡规划建设、农林水利建设、能源开发、交通建设、通信管理、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测绘档案的分类是做好测绘档案管理的关键。本文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的工作实际,对制定简约适中的测绘档案类目设置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测绘成果资料档案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地理信息资源之一,是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测绘生产体系逐步由模拟技术、数字化技术向信息化生产体系快速发展,随之带来成果档案资料的种类、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档案部门面向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一)档案应急管理原始资料积累阶段(1949-1979)。
  新中国建立伊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对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较为重视,先后成立了地震局、水利局、气象局等专业性的防灾减灾机构。档案领域也先后出台了部分文件并成立了相关机构以加强对相关基础性档案工作的管理,为应对各种社会灾害提供档案服务。如196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管理城市基本建设档案试行情况的报告》,1963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全国地质资料汇交办法》,并责成地质部发布施行,1950年成立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联合资料室(气象档案馆的前身),1952年成立了地质资料司(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前身),1956年10月成立了国家测绘总局资料馆(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前身)。这反映了档案部门提升服务社会应对处置各类灾害能力的早期探索,客观上也加强了对地质、气象、水文、城建、卫生等相关领域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使得档案资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记录和延续,为日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而珍贵的原始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测绘档案因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高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保密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长期有效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复杂性,因此,新时期如何有效管理与利用测绘档案意义重大。本文就当前测绘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而后,着力于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要遵循测绘档案资料的自然形成规律 长期以来,测绘档案资料一直坚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测绘队、基层测绘局到省(市、区)测绘局,直到国家测绘总局的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和集中,主要靠收集与汇交来实现。尽管有的测绘局(如国家和省、市、区)资料部门收藏的测绘成果,只有测绘报告,没有原始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破坏了它的内在联系和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测绘部门作为从事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部门,产生了大量的测绘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除了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决策,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一、测绘档案的管理现状1、测绘档案数字化程度低。早期资料多以纸介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测绘科技档案经过长期的资料积累.数量极其庞大.但是其存储方式却相对落后,存在易损坏、不方便,不灵活等缺陷,使得测绘科技档案保存和应用上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而整合已有的档案资料.进行真正有效的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基地的建设规划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垦区农田水利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我院的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1957年建院至1998年的纸质文件,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231071幅;二是1998年后形成的电子文件。这些地形图资料在垦区的“两江一湖”大型灌区建设、三江平原的防洪除涝骨干工程建设、商品粮基地规划和小城镇及通乡(村)公路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科学地管理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并利用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更好地为垦区发展建设服务,已成为科技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专门技术档案专门技术档案是指在某些专门技术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1)地质档案。是指在地质调查、测量和勘探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2)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按使用性质,测...  相似文献   

15.
王丹 《兰台内外》2014,(5):57-57
正测绘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资源调查、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应急服务保障等方面,基础测绘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管理、更新和利用好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强化四种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一、强化安全意识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与国家主权与安全、民族安危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档案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档案安全体系是档案工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隶属于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本职能是负责接收、整理、建档、归档、保管、统计全省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承办全省测绘成果的分发服务工作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省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合作的有关事宜,负责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核准等工作。内设信息服务科和资料档案科,现有员工17人,其中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市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是工业普查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广大干部和工业普查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编制长远规划、对工业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和宏观决策及微观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为了科学管理和充分运用工业普查成果,必须建立健全工业普查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工业普查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关于  相似文献   

18.
测绘科技档案是广大测绘工作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国家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测绘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是保藏有1000余万件明清档案的中央级档案馆,另附设"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根据国家档案局授权,承担指导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所藏明清档案资料的标准化著录和建立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的职能.在此基础上,"一史馆"数字化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的存世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并完成本馆所藏全部档案的数字化,使其在保管、利用、交换、传播等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正婚姻档案是国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的依据,是法制、道德教育的素材基础,也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随着人们对婚姻档案资料利用率的日益增长,民政部门必须做好婚姻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格依照《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切实管理和保护好婚姻档案资料,更好地发挥婚姻档案应有的作用。一、婚姻档案的内涵婚姻档案就是民政系统的婚姻登记部门在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复婚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凭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