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选材时,怎样用好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是一直困扰考生的问题,经典素材往往被贴上古板的标签,甚至有些经典素材被"打入冷宫"。其实,只要学会将经典素材和时事素材"混搭",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法指导】一、同类叠加所谓"同类叠加"是指考生在阐释某一话题时,从经典和时事两个角度选取同类素材,即要么同时选正面素材叠加,要么同时选反面素材叠加。请看《心甘情愿》一文片段:2014年6月,在《儒藏》"精华编"出版发布会上,带病参会的国学大  相似文献   

2.
经典素材,指传统文化中常常被拿来言事、说理和抒情的典故、哲言、名人轶事、学林佳话等。由于这类素材多为老生常谈,缺乏足够的视觉和思维的冲击力,所以学生写作时常常弃之不用。其实,经典素材内蕴丰富、典型有力,若能加以创新地理解和使用,它们便会如一枚枚古莲子悄然绽绿,新颖可喜。创造性地运用经典素材,首先要会“看”,能看出新意;其次要会“说”,能说得别致。  相似文献   

3.
<正>佳肴必须色香味俱全,方能吊起美食家的胃口。作文如烹佳肴,"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因其各自独有的经典性、热点性成为作文宴席中的两道不可或缺的主菜,备受阅卷老师喜爱。"经典素材"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能够启示后来者并引以为范的素材,它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多层的寓意、多维的解读视角,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强大的  相似文献   

4.
第7、8期:特色鲜明的暑期专号,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本刊将隆重推出作文素材专号。第7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上):经典素材,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精美实用的文史典故、哲理故事等;第8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下):时事素材,收集整理新鲜实用的热点人物事迹、热点新闻故事等。  相似文献   

5.
2012年第7、8期:特色鲜明的暑期专号,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本刊将隆重推出"作文素材专号",第7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上):经典素材",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精美实用的文史典故、哲理故事等;第8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下):时事素材",收集整理新鲜实用的热点人物事迹、热点新闻故事等。  相似文献   

6.
2012年第7、8期:特色鲜明的暑期专号,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本刊隆重推出"作文素材专号",第7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上):经典素材",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精美实用的文史典故、哲理故事等;第8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下):时事素材",收集整理新鲜实用的热点人物事迹、热点新闻故事等。  相似文献   

7.
第7、8期:特色鲜明的暑期专号。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本刊将隆重推出"作文素材专号",第7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上):经典素材",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精美实用的文史典故、哲理故事等;第8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下):时事素材",收集整理新鲜实用的热点人物事迹、热点新闻故事等。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强时事热点素材在习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从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时事热点素材引入习作教学的必要性;二是时事热点素材引入习作教学的瓶颈;三是时事热点素材在习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第7、8期:特色鲜明的暑期专号。可读性强,实用性强。已隆重推出"作文素材专号"。第7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上):经典素材",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精美实用的文史典故、哲理故事等;第8期为"作文素材专号(下):时事素材",收集整理新鲜实用的热点人物事迹、热点新闻故事等。第9~12期: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榜。其中,第9期为2011年现代文  相似文献   

10.
孙丽芳 《考试周刊》2013,(90):43-44
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素材匮乏、内容假大空等难以联系实际的现状。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联系时事,旨在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地理教学中引入时事素材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种应用途径和方法,并总结了地理教学中运用时事素材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经典文章是蕴藏丰富写作素材的宝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善于挖掘和提炼,经典文章处处是素材。经典文章里的素材,能使文章妙趣横生,近而亲人,远而富文;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和好评,从而获取高分甚至满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写作和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谈如何让“经典文章”之“材”为我所用,最终著成精彩文章。一、直接引用式引用,在中外文学作品里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一、“读”:学生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因此,应该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关心时事,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同时,还要提倡学生多阅读报刊杂志。并作好读书笔记.积累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  相似文献   

14.
吴存明 《师道》2009,(6):19-20
曾对多位数学名师的经典课进行过统计,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素材用量普遍比较少。但是,他们凭借对较少素材的高效使用,创造出了生动、精彩、充满张力和活力的课堂。比如华应龙老师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条出神入化教学“莫比乌斯带”,黄爱华老师以“俄罗斯方块”“平移接力”两个游戏串起“平移”教学,这些都是堪称经典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坐而论道的问题。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应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理念,切实引导学生回归现实,融入社会,呼吸时代气息。本文试从“关注时事”“积累素材”“理性分析”“立意时代取向”四个方面探索循序渐进培养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2)
所谓“经典素材”云云,当然是指经过了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淘洗之后凝缩下来的历史积淀,是高考作文一种可资汲取的文化资源宝库。在近几年来的阅卷过程中,我们的确可以发现有一些借用经典素材,在对经典素材进行足称翻新出奇的非常规性改造之  相似文献   

17.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学和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理解这一原则,是教学和考试中培养、提高和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关于“理论”,主要是,理解教材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把握其精神实质,而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文字叙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教材中相关内容视为一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互不关连的随意的孤立的知识点。关于“实际”,主要是,分清两个“角度”、两个“层面”。所谓两个“角度”,一是教学和考试中以“纯”时事的形式来责现的时事素材;二是渗透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时事类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呢?笔者结合自己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以2013年以来受《文道》杂志"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记叙性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时事素材,不但可以使文章更加饱满,而且可以使文章更具鲜活度。时事素材的运用需要贴合写作主题,匹配写作意图;内容客观真实,发源可查可循;社会热议度高,代表性、典型性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时事素材作为话题发起的引子、记叙内容的主体、记叙内容的补充、现实意义的象征,更好地突显文章的现实性与时代感,使文章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日常教学穿插美文时事,让素材积累渗透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和"生活体验关注乡土文化,让素材积累扎根民俗风情的方方面面"两个部分阐述了素材积累的有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