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智慧 《新疆教育》2012,(17):74-74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点,树立创新精神,实施教学创新,彻底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知识经济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教学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文化,以适应计算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三个基本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活动是保证.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尤其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要"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创造;开展创新活动,使学生"实践"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3.
任伟丹 《林区教学》2009,(4):111-112
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合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创新怎样才能建立合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确认师生之间各自在课堂上的平等地位。尽管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要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变教师“教”为学生“问”,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其次,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这种…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孔繁平 《新疆教育》2013,(3):182-182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三个基本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活动是保证。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尤其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要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创造;开展创新活动,使学生实践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广大教师密切关注的事情,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乐趣为动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目标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科学教师应利用学科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潜能,重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推动学生主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