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教师“下海”唐茂远看了陆全润的《恳请教师莫下海》一文,心里很不是滋味。教师“下海”在社会上褒贬不一。教师为何“下海”,陆文回避了,只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职业使命谈教师不该“下海”,谈得深刻,谈得诚恳。可是作为教师,难道这点道理也不懂吗?从报...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正掀起一股“下海”热。在一片“下海”的呼喊声中,有的教师也相继“下海”。关于教师“下海”一事,有人说应当提倡,有人说应该制止。到底孰是孰非呢?让我们首先看看教师“下海”的动机。 一日闯世面。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之下,有的教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下海”的反思李鹏飞沸沸扬扬的教师“下海”热.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教师法》的颁发与实施,已有所降温。现在是该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据《辞海》解,“下海”旧指京剧界非职业演员(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现阶段教师“下海”主要指教师“跳槽”,...  相似文献   

4.
职业中学由于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专业设置调整频繁,专业课教师又不是“万能机器”,校内不可能也无必要建设一支能教授所有专业课的庞大的专业课师资队伍,必然要从校外聘请一些兼职的专业课教师。 从实践来看,在外聘的兼职专业课教师中,身体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占一部分,而大部分则是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解决这些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教矛盾,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呢?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借窝孵蛋”的尝试,而且初步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师应该“下海”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特 《中国培训》2005,(7):59-59
职业学校制定专业教师定期下厂制度,有计划分批分期地派专业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让他们在企业的大海里“充电”,在企业的大海里汲“养”,此举意义重大,很有必要。一、“下海”实践,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讲课泛泛而谈,照本宣科,不能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失去对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弊端。专业教师“下海”实践后,可编写适应地方实际、适应企业实际的校本教材,授课时坚持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对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机械制图》讲授“轴类零件”的识读时,可采用企业里常见轴类零件的实物和…  相似文献   

6.
教师创收途径与评说举隅安徽省霍邱县王稼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先后“下海”了.这里.王稼杰同志介绍了霍邱县某些中小学教师“下海”的做法和群众对他们的评论。教师“下海”究竟可行不可行?怎样“下”为宜?我们希望广大读者、作者各抒已见...  相似文献   

7.
六年来,我校在市、区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专业课教师队伍,这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本校,自力更生.我校初办时招收4个职业班,当时是普通完中,有教师70人,但缺乏专业课师资.为了办好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当时采取了“以兼为主,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课教师”的方针,具体做法是: (一)挖掘现有人员中的潜力.我校有一位原辅仁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教师,曾多年做教务工作.我们动员他重操旧业,教会计原理课;还让本校一位财经中专毕业的青年会计教珠算课. (二)鼓励一部分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改教专业课.1981年我们动员一名数学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学生“下海”的两点思考李建军思考一:中小学生“下海”是否只有弊中小学生“下海”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家长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放弃学业去“下海”捞钱。这既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将来也有着极消极的影响,是一种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 1992年,“下海”一词在我国风行一时,形成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在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更是风起潮涌,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热潮。“下海”也成为中国社会时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全国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大家都在议论着“下海”。“下海潮”更是席卷从工人、农民、大中专学生、教师到党政干部、科技人员、作家、艺术家等社会各个阶层;甚至白发苍苍  相似文献   

10.
<正> 绥化市商业职工中专按照商业部确定的“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商业”的办学方针,既进行中专学历教育,又举办了各种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在学校面临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的情况下,他们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文化课教师学习专业课。经过二年多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专业课教师由4人增加到11人,基本上达到一科有两名教师,适应了多功能办学的需要。现在,转向的教师完全能承担专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之一,"双师型"教师总量短缺。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还处于原始积累期,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不足50%,专业课教师中还有一部分由基础课教师转岗培训补充,不具备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甘亮 《广西教育》2006,(1B):83-84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帅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是从普通中学教师转过来的,或者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掌握了很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但是专业课知识却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另一部分人,具有的专业课知识很高深,但是却不知怎么样才能教好学生。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专业课教师的角色呢?我认为至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师弃教经商谓之“下海”,我劝青年教师莫“下海”。教师这一行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党中央号召全社会要“尊师重教”,并三令五申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要振兴,教育要先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师正承担着育人的历史重任。舍其本而逐其末,去其长而取其短,光图个人眼前而不顾国家久安,教师“下海”,我未见其明也!中华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何奈几千年的闭关自守,把  相似文献   

14.
优化学校环境稳定教师队伍李大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市场经济平等竞争中,教师的劳动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没有改变,“下海潮”就难免冲击部分教师,或“跳槽”,或“经商”,或“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此,不仅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也...  相似文献   

15.
季建华 《西北职教》2005,(2):49-49,52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是机械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好专业课,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是当前专业教师应予重点研究和实验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初,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处在起步阶段,当时的专业课教师一部分来自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文化课教师改教专业课;另一部分是从企事业单位借调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这种“拿来主义”在职教创办初期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它把现有生产实践中的先进技术移植到职校的教学之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后,就能适应上岗工作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职院校管理角度,论述了“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办法和比例。作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应该都是“双师型”的。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评聘方面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省9068名职业高中专职文化课教师中,达不到学历要求的6660人,占文化课教师总数的73%;在4058名专职职高专业课教师中,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有1949人,占专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48%。而且在4058名专业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化课改教专业课,或由其它专业课改教所教专业课。为了尽快解决职业高中专业课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校这片平静的港湾也顿起微澜,“下海”这个新名词已成为学校里教师们议论中的热门话题。一些头脑灵活、思想解放的人,纷纷开始弃教经商,做起了买卖或办了实体。还有一些人也在暗地开始“下海”。那么,面对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教师究竟能不能“下海”呢?笔者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人心思定,人心思安,安居才能立业,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可是近年来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比较波动,相当一部分想跳槽下海会。我们学校有一个系,八七年有教师32人,现有教师才18入,调动工作走了14人,绝大部分都是年富力壮的男青年教师,其中本科毕业10人,专科毕业4人。大家知道,教师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是个高尚的职业。但是,为什么相当部分青年教师宁可下海晒太阳,风吹雨淋,而不愿留在高楼深院里上课,搞学问呢?即使还留在学校,有的人也想早日跳糟下海去。据笔者初步了解和分析,有下列因素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