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体上看,这次参评的广播专题类节目质量都比较好,无论从舆论导向,还是从主题确立、内容选材、形式手法、制作技巧等方面,都反映出这几年广播节目深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这次抗洪报道广播专题节目即是这种成果的体现。特别是获奖节目,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抓重大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报道,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从获奖的广播专题节目看,重大事件和人物基本上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比如:为堵住决口同洪水进行殊死拼杀的大九江保卫战,洪湖军民同第六次洪峰进行生死决战的英雄壮举,解放军在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时抢救人民生…  相似文献   

2.
薛菁 《新闻传播》2012,(3):172+17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了解在自己所处国家之外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也越来越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国际事件反映的毕竟是离受众很远的地方的事情,与受众本身并无太多关联,除非发生像9.11或者是伊拉克战争这样的重大事件,一般情况下很难引起观众持续的关注。作为电视媒体,国际性节目除了新闻类之外,还有文化类。而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国际文化类节目似乎就更加难以满足观众的胃口。因此从形式上进行突破或许是国际文化类节目的一个出路。本文从国际新闻类栏目和国际文化类节目两个方面浅析如何把国际性节目做得更具有接近性,更引起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09,(5):113-113
创新使广播事业不断走出困境,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其中互动式节目就是广播从业者探索出的方式之一,互动式节目突出“互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广播的诸多优势,大大增强了广播的辐射力、影响力,扩大了听众群和覆盖面。互动式节目可以是新闻类的、服务类的和娱乐类的,各类节目虽然都存在导向性,但相比较而言,新闻互动式节目的导向性把握要难得多、敏感得多,但新闻类节目在受众思想上的影响也比其他类节目大得多,因而,做好新闻互动式节目导向上的把握也就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4.
献给受众高质量高品位的“焦点”节目──办好“焦点”类节目之我见耿光明近年来,“焦点”类节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播电视上。由于它报道的是“热点”新闻,谈论的是“热门”话题,所以,深受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欢迎。如何去办好这类节目,我们认为,要抓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如果从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对前一年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新闻进行评选开始,广电媒体评奖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①30年来,国家级政府奖项、各省市级奖项以及各类专项奖数以百计,产生了堪称海量的获奖节目,这些数量庞大、题材广泛的获奖节目因"精编了历史"、"传承了思想与文化"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亟须收集、整理、数字化和再利用。一、获奖节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获奖节目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新闻、专题、评论等类节目中都有展示;一些获奖作品也以敏锐的视角对改革开放进行之中的一些不良、  相似文献   

6.
荟萃全国对外广播精华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评奖,1月对日至2月1日在唐山进行。国际台各发稿中心、各语言部和记者站共选送110篇稿件参评。这些稿件是国际台1996年度43种语言对外广播的数以万计的节目的一个缩影,基本涵盖了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正确反映了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舆论导向正确,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报道迅速及时,立场鲜明,角度新颖,独家报道有所增加,较好地树立了中国的形象。新闻消息《吴仪说,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西方一些国家在人权会议上的…  相似文献   

7.
跨越:从“空白地带”走出来1995年5月,在我国对外报道的电子媒体琳琅满园的园地里,又绽开了一朵鲜花,那就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新办的《中国之窗》节目。《中国之窗》节目开办的宗旨是适应我国各地加强对外开放和对外宣传的需要,通过中国对外广播渠道,利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半个多世纪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全国各地广泛的新闻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大的广播外宣合力,更全面更充实地介绍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促进海外听众对各地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利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这个节目以中国国际广播…  相似文献   

8.
2006年度河北新闻奖(广播社教类)分对象性节目、公众性节目、特别节目和栏目四大类,初评工作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组织完成。社教类节目是广播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办好社教类节目,对于提升广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参评河北新闻奖的社教类广播节目作品,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我省广播社教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创作理念,对于广播社教节目的未来走向有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敬辉 《新闻传播》2009,(12):65-65
近年来,“广播新闻大型直播”这种报道形式,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重大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新闻大型现场直播,多取材于受关注度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在于.它报道的是什么事正在发生,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第一时间同步播出,及时、直接、形象生动地反映活动全过程。及时反映重大事件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的一种表现形式:策划、报道重大活动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广播的一些节目中、在叙述事件的经过中,运用艺术的手法重现事情的真相,就是报道剧的形式,一般以情感类节目、故事类节目和法制类节目居多。报道剧原指运用艺术的形式在广播电视中真实地反映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文艺作品,而现在的报道剧其内涵在延伸,是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现代广播是以资讯类节目为柜架,以情感交流节目和音乐节目为两翼构成的。广播资讯类节目在整个电台的节目中所占的份量可见一斑。现在,大多数广播媒体都整点播新闻、半点播信息,以大容量、高密度地资讯信息节目来满足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广播节目的结构类型,若要仔细加以区分,可划分出几大类,如新闻类节目、艺类节目、社教类节目、服务类节目等等。正是这几大性质的节目,构成了广播的整体框架。作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耳目喉舌,广播的新闻类节目在广播节目中无疑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其他性质的广播节目,相反,办好其他性质的节目(如服务类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广播节目的内涵,而且是提高广播收听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对外的宣传节目,主要是国际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一九九五年五月开办)。近四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龙头,以各省市区电台为依托的广播大外宣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把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推上了新台阶。《中国之窗》节目近四年来的顺利播出,就是一个成功标志。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外广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台《中国之窗》节目是全国各地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办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对扩大江西在国外境外的影响,促进江西对外开…  相似文献   

14.
做"时代灵魂"的承载者,这是阜新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基本定位,并且我们也力求将其鲜明地反映在节目当中。通过在《思勤在线》节目中播发的两期"地沟油"调查的报道,节目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并且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形成了政府的内参文件,这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承载者"这三个字的  相似文献   

15.
苏联评选出中央电视台的1979年的最佳电视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任务是报道国内外事件,讨论迫切问题,表达并形成社会舆论。评为1979年最佳节目的有《今日世界》、《国际全景》和《时代》,评为同年最佳评论节目有  相似文献   

16.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12,(16):75-76
广播媒体素以"新闻立台"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由此可见广播新闻类节目在广播传媒的龙头地位与骨架作用,然而现如今,随着网络等媒介的兴起,以及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冲击,广播新闻类节目的"老大"身份已岌岌可危,于是为了优化节目质量与提高收听率,各级广播媒体重启"评论强台"战略,借以挽回广播新闻类节目日渐下滑的态势,在广播新闻类节目中,有意识地强化评论,已然成为广播传媒振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夏冰 《记者摇篮》2007,(6):86-86,30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广播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广播节目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都在以创新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新闻播报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拓展其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全国电视节目技术质量评比中,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选送的《东南报道》获得新闻类节目录制质量二等奖,这是新闻中心连续三年在全国性的电视技术质量评比中获奖。从“金帆奖”评定的条件来看。获得一等奖的节目必须在内容上有亮点,在编辑上有创意,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讲能够连续三年获得二等奖,说明了新闻中心在录制技术质量上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19.
刘茂菊 《河北广播》2007,(2):69-69,71
广播谈话类节目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及时的报道以及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广播谈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丰富而形成了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群众参与的形式。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也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这种节目形式促进了国内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逐渐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在这种现状下,一个节目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新闻类电视节目也是如此。《共同关注》、《东方时空》这两档中央级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特点鲜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也因为如此,两档节目的收视地位日渐巩固,成为众多新闻类节目的榜样。本文中,笔者将对两档节目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比较,以期为其他新闻类节目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广播电视类节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