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设计和制造出来,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探索和利用太空的过程中,空间机器人同样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代替或协助人类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出舱操作、空间探测、处理日常事务等活动。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忙碌的不仅是航天员,一些机器人也陆续地登上空间站,成为航天员的工作伙  相似文献   

2.
视点     
《科技新时代》2009,(7):10-15
太空杂工 这个正在太空望远镜模型上忙活的机器人名为“狐猴IIa”,它被科学家看做是太空中的瑞士军刀。按照构想,它将在太空中自主检查并维修“猎户座”载员探测工具这样的在轨航天器。它的每条手臂都有4个自由度,并且具有“快速连接”特性,让航天员能根据需要方便地为它更换工具。固定在环形滑轨上的两台三维相机赋予了它全景视野。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机器人太空探测器甚至比一枚硬币还要小——而且其成本的减少也会和体积一样明显。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梅森·派克构想出了一种全新的太空探测方法——让数以千计的微型太空船悬浮在不同的星球周围,对这些星球进行探测,而它们所需的动力完全由地球的磁场提供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先进概念研究局给派克提供了75万美元的资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5.
顾名思义,“太空机器人”可理解为活跃在地球之外太空中的机器人。最早的太空机器人当首推美国于1967年4月17日发射的“勘测者3号”。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机械臂是一类仿人类手臂构型的空间机器人,是融合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系统。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探索的不断深入,空间机械臂已经成为各国深空探测和在轨值守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在空间站、卫星、深空探测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间机械臂的特点是能够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抓取和搬运物体,在太空中对在轨单元  相似文献   

7.
在希腊举行的2007年度欧洲机器人研究会年会中,HIT/DLR机器人灵巧手荣获欧盟机器人技术转化一等奖。HIT/DLR灵巧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德国宇航中心(DLR)联合研制。它是中国正在发展中的智能太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部件之一,可以代替宇航员在恶劣危险的太空环境中进行复杂作业;还可以安装在太空智能机器人的臂上,并独立到舱外进行长时间困难而危险的维修、安装作业。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5,(5):26-26
让人类进入太空是否值得,今后的太空探索是否应以机器人为主?近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形形色色功能强大的太空机器人.它们很有可能在未来接宇航员的班。  相似文献   

9.
更正     
我很喜欢贵刊3月号的《它真的能帮助我们找到火星生命吗》这篇文章(第86页),文中介绍的机器人Zooe虽然简陋,但是却很实用,最重要的是它能肩负起寻找火星生命的重任。要知道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发现地外生命。但愿这个探测机器人能实现人类的这个愿望——起码能证实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0.
太空机器人应运而生 英国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有句名言:“在宇宙中,人类并不孤独。”虽然人类探索地球以外宇宙空间的旅程充满危险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机器人发挥作用提供了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1.
科苑 《今日科苑》2006,(5):11-13
也许在15年后,“太空电梯”就会竖立起来——那时,一根长达数万千米的缆绳,将一头拴在海洋中的平台上,另一头连在太空中的一个平衡锤,机器人升降机则沿着太空梯升降,将卫星、宇航员等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0,(7):8-10
<正>700年后地球会怎样?在2009年公映的美国科幻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或译为《机器人瓦利》)中,有这样的场景:距今700年以后,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使地球变成了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而所有的地球人都已经分乘巨大的飞船离开地球,移居太空;地球上满目疮痍,除了满坑满谷中空无一人的摩天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流行的科幻大片(如《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中,机器人在太空中展开激烈的打斗,为保护人类而竭尽所能。最近,日本一家专业机器人格斗组织正准备将科幻片中的情节变为现实,他们计划于2010年在宇宙空间举办一次真实的机器人格斗大赛。现在,体现一个国家机器人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4,(9):64-64,F003
“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双星”姐妹太空相聚北京论坛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国成体干细胞研究获重大进展“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双星”姐妹太空相聚中国科学院和波兰科学院签署科学合作计划我国已正式启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科学评估中国首座北极站——黄河站建成北京时间7月25日15时5分18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成功将“探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实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与欧洲空间局“磁层探测计划”的联合布网,使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对地球空间六点立体探…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2-I0013
在遥远的太空,嫦娥二号又向地球传来了好消息。1月5日23时46分,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这是中国航天飞控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8-18
日前.在第二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国家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首席专家.被称为“嫦娥之父”的叶培建院士作了《探索太空,服务人类》的精彩报告,在让人们领略太空的奥秘和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蓝图的同时.也领略了“嫦娥飞天”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是人类的好伙伴、好帮手。各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的机器人,不仅有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有能上天下海的太空机器人和海底机器人。现在几乎任何领域都能见到机器人的身影,它们在为人类勤勤恳恳地服务着。目前,各国科学家在机器人的竞争方面主要集中在研制“小精灵”机器人,即微型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2时16分,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被顺利送入太空。按计划,飞船在太空遨游79亿公里后,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水星轨道,对水星进行为期约1年的观察和探测。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4,(9):71-79
让我们姑且认为美国这一届和下一届政府的所有太空计划都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假定布什总统的太空新计划取得了快速的进展,而且国际太空站的建设将会在2010年左右完工。再假定届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和它的国际合作伙伴像计划的那样,共同运行这个太空站7年——在这7年中,将主要进行人体生理学实验,以研究外太空探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与此同时“载人太空探索飞船”已经开发成功。为了方便讨论,还假定我们已经把货运机器人派往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地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2017年,已经到了把我们的注意力坚定地放在载人月球飞行——更进一步地说,是奔赴火星的时候了。国际太空站该退役了,评论家们甚至认为这个时间都已经太晚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管道运输的普及,管道探测机器人发展迅速。因为管道内部狭窄又恶劣的环境,所以传统管道探测机器人的视觉系统难以满足要求。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管道探测机器人的复用式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在管道这类恶劣探测环境下的图像获取与处理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的检测到管道中的漏孔、裂缝等安全隐患;同时又能使用视频切换技术,提取单目摄像头的图像数据,用于人工干预管道机器人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