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退稿     
《同学少年》2012,(1):53
美国记者和作家沃尔特·佩奇(1855~1918年)曾在《世界的工作》杂志当编辑,和所有的编辑一样,免不了要给别人退回许多稿件。一次,一位女士给他写信说:"先生,上周你退给我一篇作品。我知道你没有读完它,因为我为了检查你们是否尽职,我把18页、19页、20页粘在了一起,稿件退回来时这3页  相似文献   

2.
掐指算来,我与《教育与职业》的“亲密接触”已整整两年了。两年前的10月,我给《教育与职业》投寄了一篇稿件———《由拐杖想起的》。时隔数日,我打电话询问稿件是否收到,编辑部一位同志亲切地对我说:“请稍等,让我查查。”过了几天,我又询问能否采用,一位编辑告诉我,稿子准备刊发,并鼓励我多写一些与职教一线有关的文章。温馨的话语,亲切的鼓励,拉近了我和编辑的距离,也点燃了我关注、研读、宣传《教育与职业》的激情。这是我与杂志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作为耕耘在职教一线的读者,《教育与…  相似文献   

3.
勾股容圆     
“你知道勾股容圆吗?”一位初中生回答说:“不知道.但我喜欢勾股定理.”“你能证明勾股定理吗?”他想了想,怪不好意思地说:“不会.不过,这是老师的事.”……还基于其他原因,迫使我写《勾股容圆》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4.
龚光 《教育艺术》2004,(5):33-33
《远征新时期作品选集》就要出版了,为妻的我建议请一位名家为他写一篇荐介,可他执意要我来写,他说:“你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是用心来写,你是用心来读。”当时,我好感动!  相似文献   

5.
王维审 《师道》2011,(7):28-28
那天参加一个学校的班主任论坛,在与老师们互动交流时,一位青年班主任问:“王老师,我读过你的很多文章,包括《教师的幸福》一文。文章说‘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为什么我越来越感觉教育一点也不快乐呢?”  相似文献   

6.
<正>读过一篇《只有你会欣赏我》的文章。讲的是一位家长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  相似文献   

7.
李宏伟,江苏省新海中学教师,步入教坛仅有短短8年,却能结合教学实际,写出了数十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其中,30余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他获得过全国第一届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一等奖、省“五·四”杯青年教师论文大奖赛三等奖。一次外出开会,《中学生学习报》编辑张耀华老师见到他惊讶地说:“看你以前发表的文章,还以为你是位老教师,没想到你竟是个小伙子,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小学生数学报》20年来走过的历程,让我真切的感到,他们不仅用智慧和辛劳,而且更是用爱心来编辑一个个生动的版面,来撰写一篇篇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文章,他们用行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学生的好伙伴、家长的好助手、教师的好参谋。这份看似普通的小报可以说是儿童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9.
说句心理话     
我爷爷总是反对我投稿,说那些都是骗人钱财的,还说了一句很绝的话:“要是你能奖到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我听了既不相信又不服气,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事实根本不像爷爷所说的那样。爷爷,你看着吧,我会让你服输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高坪中学初一(4)班摇摇罗丹丹(344100)我心中总有些伤感,因为上了初二,我们就不再发《初中生之友》了。我真的很想看《初中生之友》,一想到里面一篇篇富有生气的文章,我的思绪就飞翔起来。《初中生之友》,我们的好朋友!(编者注:你可以上邮局订阅我刊。)———江西省信丰二中初二(1)班摇摇李摇健(341600…  相似文献   

10.
编辑找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呵呵!你确定要我写吗,我跟小狮真的不熟啊,呵呵!除了他长得很帅之外我真的对他一无所知好吗,虽然我曾经为了他想要来魅丽文化扫厕所!我第一次知道小狮还是好几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刚签约了我在《花火》的第一本书《爱久暖人心》。  相似文献   

11.
抄袭者戒     
尊敬的编辑先生:您好!我是《初中生》的一名热心读者,才上初一。这期,我订阅了《初中生》,我深此刊不错,十分贴近我们。但令我不满意的是,您负责编辑的栏目中,出现了好几篇“盗版”文章。这令我对我整本刊物的印象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2.
黑板上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社戏》、《藤野先生》四篇文章的篇名,老师要同学们从中挑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许多同学答道;“《小桔灯》”。老师:“你们选对了!从文章的作者来看,《小桔灯》是唯一的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挑的是《社戏》,因为它是唯一的一篇小说。”“你也答对了!你是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13.
有爱做证     
初为人师,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便递给我一篇小文说:“看看吧,对你会有所帮助。”那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芳香弥漫。”  相似文献   

15.
作品信息     
<正>●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梦》出版已故台湾作家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梦》近日结集出版,书中收录26篇散佚作品,以及2篇首度曝光的珍贵手稿。据该书编辑林妮娜介绍,三毛尚有部分当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字,未被收录进"三毛全集"中。台湾明道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陈宪仁和台湾一位小学老师林幸仪合作,整理出三毛近九十篇未结集的文章。并在三毛诞生七十周年之际,特地从这些散佚作品中挑选出近三十篇编辑成书。《你是我不及的梦》收录的文字,大多发表于当年《中国时报》、《联合报》,以及《皇冠》等著名刊物,横跨三毛整个创作时期。既有三毛旅居海外生活的趣闻记录,又有对丈夫荷西、友人的追忆,如描写台湾名人蔡志忠、林怀民、林复南、张拓芜、高信疆等友人。  相似文献   

16.
看了第一期下半月刊登的《棍棒与糖果》一文,我非常赞同文章的观点: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这一点,我感受颇深。 有一次,我在批改学生写的作文《放风筝》时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赵佳杰写得不好,但我给他的评语是:“称能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完整,很了不起;老师认为如果你能把‘风筝是怎么放起来的’这一部分再写得具体些,那么,文章会更生动。建议你再去放一次风筝,细细体验,你一定行!”到了第二周,他拿了一篇作文来到我的办公室,说:“这是我在星期天第二次放完风筝后写的作  相似文献   

17.
成一,这个名字,我并不是第一次听到、第一次见到,但对于这位作家,对于他的作品我只能如实说:的确是很茫然的。只是相当朦胧地记得,有一篇叫《顶凌下种》的小说似乎和成一这个名字有点联系。于是我查阅了一些有关的资料,果然,《顶凌下种》是一九七八年获奖的短篇小说。作者就是成一。当我有幸读过《外面的世界》这本集子之后,我对成一便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成一是一位非常沉稳而且创作极为认真的  相似文献   

18.
《飘着花香的琴弦》一书是王艳芳老师教育随笔集。内容有读书的,有课堂的,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普通老师的幸福教育生活。一篇篇随笔清新自然,与我们每天的生活非常贴近,好似一曲曲飘着花香的琴弦,轻轻吹拂着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不怕退稿     
在美国旧金山,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走进了《观察家报》的编辑部。他向编辑递上了一叠厚厚的手稿。那个编辑对这个小伙子很有些瞧不起,满不在乎地说:“这就是你最佳的作品吗?”“我想是的,先生。”“可你说过你还发表过其他  相似文献   

20.
他是从长白山脚下走来的普通农家子弟他对雷锋精神有着独特的感悟“你幸福,我快乐。”表达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长期为五十多名贫困孩子交纳学费他寄出的每一张汇款单署名都是“快乐兵”一位向他认错的女孩说:“你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上真的还有雷锋……”他舍弃了一套漂亮的大瓦房,留给自己的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