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人中学语文教材已数十年.我们查阅了不少教参和教师的解读文章,至今仍歧见迭出。本来,根据恩格斯的讲话文本.马克思究竟首先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已说得明明白白:“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相似文献   

2.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年纪念日.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同恩格斯一起为世界无产阶级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给人类指出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马克思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只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现于历史舞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工人运动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了自己的真正的领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他一生贡献颇多,但只有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才是他全部事业的顶峰,是值得"自豪"的伟大的贡献.在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总占第一位,理论永远都处在为实践服务的地位并发挥作用.只有从革命家的高度与角度解读马克思,才能正确解读和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性质和本质含义,才能确立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总设计师的身份和地位,才能揭示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发展到今天之"一脉相承"的内在原因,才能正确判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反对各种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的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是一位革命家,又是一位科学的巨匠。如果要问,哪一部著作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兼科学家最突出的体现,哪一部著作是他的两大发现最集中的结晶,那就应该首推《资本论》。青年马克思生活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波澜初起的时代。随着资产阶级政权在西欧先进国家中相继建立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渐趋激化。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资产阶级的财富象高山一样积聚起来,而初期无产阶级却沉沦在苦难的深渊。饥寒交迫的近代雇佣奴隶,曾经不断起来同这个罪恶的世界作斗争,但他们起初并没有认识到受苦受难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思想(以下简称“同时胜利”思想)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一样,都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区别只在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则认为可以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持这些意见的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作出了新的解释,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进程的思想,无疑的是有启发的.但是,他们所做的解释,他们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同时胜利”思想的论据,有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一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没有提出过“同时胜利”的思想,主要论据是:(1)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只讲“同时发生”,没有讲“同时胜利”;(2)《共产主义原理》之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再出现“同时发生”的提法,更没有“同时胜利”的思想;(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时,讲的都是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恰恰否定了“同时胜利”的思想;(4)“同时胜利”的思想是斯大林强加在马克思、思格斯身上的.在这里,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问题.是全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的新的概括。本文就此谈点滴认识。一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既是革命家,又是科学家,他将革命家和科学家的品质完美地集于一身。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把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真正使命,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作为科学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成为…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5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经典演说辞。理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的含义,是本文的一大难点。恩格斯谈了马克思在历史科学上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自然段开头一句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关于句中“首先”一词的含义,目前有三种解释。其中有两种解释以标准答案形式出现在高考复习资料中,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现将其摘录如下: 《高中语文自测手册》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活动方面的贡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更大。”《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检测》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马克思是一个科学家,但主要还是一个革命家”。《教学参考书》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首先’一词与前一段‘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  相似文献   

10.
由马克思首先发现、恩格斯作了系统阐述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少数极为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不仅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个学说的研究,对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经典阐述的解释和理解是极其简单化和肤浅的.以致于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卓绝理论和精彩阐述被误解得面目全非,甚至令人吃惊了.有感于此,笔者才不顾自己知识的远远不足,勉力撰写了这篇论文,以求索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本来意义.我坚信,这一理论和阐述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整个学说的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了将近140年。如同一座齐天丰碑,它竖立在人类历史上。碑顶上的灯光,永远照亮着世界人民前进的道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在斗争实践中,马克思对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都重新探讨过,检验过。他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先前任何一个杰出思想家不可比拟的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整理、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演讲的若干论述 ,从演讲的特点、内容、形式三方面介绍评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演讲观 ,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演讲观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共产主义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表明马克思在系统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中是功绩卓著的。但能不能因此断言,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参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活动呢?不能。因为,参加科学共产主义创立的,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外,还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有的还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是集体的智慧,是共同劳动的硕果。  相似文献   

14.
<正> 二、三十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许多革命家和科学家都是这个时候崭露头角的。毛泽东同志二十六岁创办《湘江评论》,二十八岁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马克思三十岁,恩格斯二十八岁合写《共产党宣言;《科学家伽利略十八岁发现钟摆时性原理;爱迪生二十一岁取得第一项发明专利;牛顿二十三岁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建立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5.
孙镇国 《现代语文》2007,(12):99-100
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悲剧产生的根源,完成了从内向外的转变,即从悲剧主人公自身转向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但在对悲剧主人公的认识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不同的,并且马克思的悲剧观存在着矛盾与缺陷。  相似文献   

16.
厘清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是开展意识形态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特拉西最早明确提出并正式使用了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葛兰西等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阐释;曼海姆、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结构主义者等对意识形态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5,(7):31-38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来含有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但是,个别西方学者却视而不见,歪曲、指责甚至虚无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合法性遭到严重质疑。为此,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挖掘、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生态思想,既是对质疑者的回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所需。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35-36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以非客观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语义学之一,本文从框架理论角度,对汉语中的多义词"意思"在不同句子中语义的选择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以加深读者对"意思"语义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并能够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灵活准确地理解更多的汉语多义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探讨唯物史观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始于184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阶段的起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法的关系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美学理想的角度重新探讨“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命题,可以发现,从根本上来说,二者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美学的”即“史学的”,“史学的”即“美学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不应将其简单理解为一种批评方法的两个对立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