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静宇 《新闻世界》2012,(10):139-140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着重于书写青年亚文化。本文从青年狂欢、权成形象的颠覆、“同志”文化的书写这三个维度展现出了当今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此类影片对于青年亚文化的书写,让受众更加了解这种亚文化,并且使主流文化能够更加包容青年亚文化。  相似文献   

2.
胡晓 《视听》2016,(7):58-5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宣传对18-22岁青年受众观影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青年受众的电影网络宣传信息接触频次和观影频次都较高,超过99%的被调查者每月至少有1次接触电影网络宣传信息;(2)青年受众对网络中的大众影评信息的认可度较低,对影评的真实性也大多持怀疑态度;(3)熟人影评对青年受众的观影行为影响较大;(4)宣传片是青年受众最乐于接受的电影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3.
青年受众是大众传媒受众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视的受众群体之一。对青年受众来说,大众传媒可称其为是他们的“师与友”。广大青年受众不仅将大众传媒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将其视之为消遣娱乐的最好方式。近年来,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传媒都试图通过自身结构进行不断变革和调整以广泛适应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要求以期达到在竞争中取胜的目的。尽管如此,传媒对青年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太理想,如在传媒如何才能适应、引导青年受众,传媒与青年受众之间在传、受问题上还有多大差距,以及传媒怎样更好地为青年…  相似文献   

4.
王贞瑾 《视听》2016,(11):13-14
近年来,我国电影发展态势迅猛,"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独特的群体,被视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量。与此同时,"小镇青年电影"的提法随之产生。本文将视野聚焦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小镇青年"电影,界定"小镇青年"与"小镇青年电影"的概念,分析小镇青年电影的市场;概述小镇青年电影的特点;结合消费文化的理论,总结小镇青年电影的创作,试图为以后的小镇青年电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正式有了微电影广告,从此,这种新型的广告营销方式在互联网上走红。微电影广告书写着青年亚文化,本文从书写主题、书写缘由、书写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这个主题,从而让受众更加了解微电影广告和青年亚文化,从而达到主流文化对亚文化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资讯类节目种类纷繁,形式多样,但是以青年受众为主收视群、以青年关注焦点为主体内容、以青春化风格为包装手段的青年新闻资讯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本文试以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和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北京青年》为例,分析如何创新青年新闻资讯节目,如何创建有青春气场的新闻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7.
孙黎 《东南传播》2016,(3):32-34
社交媒介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亟待认识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媒介依赖的既有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试图还原"媒介——受众——社会"的媒介依赖研究的基本框架,深度植根社会文化这个领域,结合青年受众群体与个人的特点,关注社交媒介技术和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分析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介依赖存在的原因,并为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依赖中的异化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苹  刘传建 《新闻界》2003,(6):35-36
对青年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中,大众传媒(本文所指的大众传媒是指互联网之前的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被认为是影响青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大众传媒左右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并能将其影响力渗透到一般社会心理层面乃至个体思维方式和行动行程中的原委。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当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引导青年的社会化进程时,突然会发现所彪炳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和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通讯技术和传播方式,以及它本身可能承载的西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有…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21世纪是个“偶像破灭”的时代,偶像的“速成”和“速倒”令人应接不暇。作为一份以成长中的中国青年为目标受众的周报,《青年参考》一直在思索:新世纪的中国青年需要偶像吗?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既忐忑又困惑: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青春电影不断出现,已成为一种现象。本文运用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和文本分析法,研究新世纪青春电影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呈现出的青年亚文化仍将在保持自身特色与最终被收编的张力中继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政府资助青年导演出发点可嘉,但应当结合电影市场转型的现实,否则将得不偿失据报道,电影局在最近召开的200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对一些“近两年活跃在电影市场上的青年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影片或者在世界级电影节中获奖,或者在国内市场受到广泛  相似文献   

12.
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对个人竞争优势和个人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它对高职图书馆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青年馆员心理资本的开发有助于提高青年馆员的工作绩效,增强青年馆员的工作幸福感,培养和维持青年馆员良好的工作态度,促进青年馆员的组织公民行为,削减青年馆员的工作倦怠。因此,可以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心理资本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升高职青年馆员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3.
何淼  李彬 《传媒》2021,(3):65-67
新媒体的传播力和生命力要通过其传播效果与受众满意度来检验并评价,而青年受众的使用需求和满意度将决定媒体的发展方向.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受众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微信公众号的使用行为特征与满意度,得出青年受众对微信公众号内容质量满意度较低和信息效用质量满意度较低的结论,并从提高受众满意度的角度对微信公众号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凌艺婷 《今传媒》2013,(5):51-54
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分析在西方社会较多,在中国还属于前沿研究领域。为加深对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关系的宏观研究,选取兼具流行性与复杂性的《全美超模大赛》电视选秀节目进行分析,向受众展示符号及其背后的亚文化现象。目的在于借助青年人中火热的《全美超模大赛》模特电视选秀节目,从传播学视角,以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探索电视选秀流行热潮下,青年受众群被亚文化影响的传播过程,提出考虑地域性差异与受众反馈的跨国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融合媒体时代,网络表情符号成为青年群体开展互动性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塑造青年群体价值观、构建认知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以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表情符号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从心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技术基石三方面深度剖析网络表情符号盛行的现实成因,并对其泛娱乐化、全民狂欢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以呼吁对其行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和适度管理。  相似文献   

16.
媒介迁移引发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调整,并深刻影响着受众接收信息的心理和方式.作为与新媒体共同成长的青年群体,他们在碎片化、视频化、移动化的媒介环境下养成了特殊的信息获取习惯,并构建出电竞、二次元、弹幕等亚文化景观.与此同时,依托传统媒体阵营的主流媒体在青年传播格局中不断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青年报》从媒体站位、传播内容、工作机制着手,重视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要求,实践全媒体精品战略,打造新时代青年服务平台,更好地提升主流媒体在青年读者中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本从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表现入手,阐述了正确引导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方法,提出了引导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有效策略。参考献3。  相似文献   

18.
陈希 《今传媒》2016,(8):111-112
在近年青年都市剧的情节冲突构建中,职场意象已经成为人物冲突发生的重要场域,因为职场文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化的精英群体也愈发受到受众的青睐,在中韩两国的青年影视作品中,职场化演绎内容增大,比如在近年的《他来了,请闭眼》《欢乐颂》等作品中,都有关于职场意象的传播,其中对职业的期许、职业中的道德准则、职业的个人认同感,对如今的青年受众群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新时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编辑是编辑队伍的希望和生力军,对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当代青年编辑实际情况,分析其优缺点,从科技期刊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工作业务、思想心理、职业规划及编辑部环境等4方面提出了关于青年编辑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姚园园 《东南传播》2014,(1):110-112
新世纪青春电影不断出现,已成为一种现象.本文运用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和文本分析法,研究新世纪青春电影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呈现出的青年亚文化仍将在保持自身特色与最终被收编的张力中继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