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败的重大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多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文章分析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体现时代性、坚持针对性、把握严肃性三个基本原则,旨在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理论联系实际在党的思想路线中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体系具有的面向现实的整体性特征,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理论所联系的最大实际应该是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只有解决了这样一个认识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时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想动态及时调试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教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游鱼 《华章》2013,(18)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社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尝试,其内涵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教学对象、教学主体都要进社区,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提高他们政治社会化程度.只要组织得力、激励机制得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等,这一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认识不足、内容把握不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缺位等问题。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讲深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合理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是:理论教学要重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重视实践环节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重视用人文情怀关爱学生,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  相似文献   

8.
赵畅 《教师》2010,(22):64-64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黎宇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1):131-133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制定正确的实践教学策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对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谈点看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意义、目标和特点,尝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利益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学生政治鉴别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对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法适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属性、能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能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更契合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从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高度,把握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导向,实践路径探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肩负的重大使命。城乡社区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之间呈现出有效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城乡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合作的价值诉求,更是实践性教学展开的物质基础与理论源泉;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城乡社区有着反作用,是城乡社区建设的精神动力并为社区建设提供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区别于其它任何团队的标志,也是团队安身立命的根本。明确团队目标,实行科学化管理;教学科研并重,两者相得益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不能很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开设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目标是唤醒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女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发展女大学生的道德能力。课程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性别平等观教育、婚恋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观教育、礼仪教育、法制观教育、参政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育教学体系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新途径。构建这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学"模式。在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育教学体系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导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教师"导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导学"模式的具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如认识不足、经费不到位、学分学时不落实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以往忽视实践教学和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有效规范关系极大。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从制度、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