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教育应重视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特征的创造性教育。创造素质是一个人的创造态度、创造需要与动机及其创造能力的完备统一。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培养应加强创造性教育,树立多元的创造观;既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学校评估体系中,要形成儿童创造素质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愉快的创造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倡开展愉快教育。在愉快教育中,采用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进行高质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能使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创造——愉快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以开发创造力为宗旨,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本文就创造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之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性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精神,坚持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技巧和创造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采用创造性教学模式、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展创造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创造情感教育等开展创造教育,力求培养富有创造力、能灵活解决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不是“只重操作层面”的教育;学科创造不是只搞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创造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演进的轨迹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也要依托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能替代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不悖。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很多,关键是开展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必须依托创造性的环境、创造性的教师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创造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高校开设创造教育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手段,并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创造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是一种人们普遍具有的人格特质。大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出有较高创造能力而创造个体差异性大、有较强创造意识而创造坚韧性不足、创造动机多样化而又具有内在动机主导的特点。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创造性培养作用的发挥以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教师文化为载体。作用途径为:以特色教育理念抓住创新灵魂,加强创造教育的主动性;以特色校园环境突出创新主题,加强创造教育的有效性;以多元文化媒体把握创新精髓,加强创造教育的生动性;借助于规章制度打牢创新基础,加强创新教育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讲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的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林峰 《文教资料》2008,(26):102-104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之一.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就是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行思结合、手脑相长、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重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107-109
21世纪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用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亦是难点,本文阐述了实施创造教育的意义,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讲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的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才创造能力的竞争,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一是教师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思想;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美术教学尤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形象思维训练,加强形象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在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即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对创造性才能的科学研究则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基础,当代心理学对创造性才能的本质内涵作出了初步科学论断。要进行创造教育,必须用创造的理念改革现有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