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尽管早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接受了中国特色的“平等教育”。当时我在课堂上睡觉被老师狠狠抽了一鞭子,还被痛斥曰:“你这没出息的东西,一看书就睡觉!”我马上检举:“班长也在睡觉!”老师回头一  相似文献   

2.
当我在失利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把我说得什么都不行;希望在我成功的时候,你们也不要说我什么都行。——陈忠和  相似文献   

3.
有空"短"你     
"有空再短你"--我的朋友老墙在手机里声嘶力竭地喊,背景是KTV走廊里特有的嘈杂,"短你不是要把你弄短,是给你发短信啊,笨蛋!"老墙说完粗暴地挂了电话,拦腰截断了我聚一聚的提议.  相似文献   

4.
《职业圈》2005,(11):48
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毛巾 2004年,我遭遇了离婚、下岗,这对一个中年男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而又悲惨的打击.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命运之神并没有把我就此放进黑名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的生活重新灿烂!  相似文献   

5.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6.
生日     
我把刚买的蛋糕放在餐桌上,进卧室与妻商量红包的事.正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三岁的儿子拿着一块蛋糕往嘴里塞着,搞得脸上手上都是奶油.我一看急了,一巴掌打掉儿子手中的蛋糕,吓得儿子哇哇大哭,母亲见我发脾气,站在一旁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是我给他切的,我以为……"我没好气地说:"你以为,你以为,你老糊涂了是不是?这是给张书记儿子过生日的,要一百多块呀!"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05,(9):52
"服务员,快!再帮我换20个硬币!" 4个到餐厅吃饭的年青人在玩"赚钱机器".因为刚才投完10个1元硬币后还没有玩够,他们大声喊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们谈危机的时候,感觉有一点悲壮,其实我们做企业,谈危机的时候对危机的态度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感觉谈危机的时候都很沉重,我觉得做企业,都像农民一样,农民一般来讲靠天吃饭,行情好了,就能够挣到钱,风调雨顺了,能够吃饱,不好的时候就挨饿;我们做企业是行情好的时候挣钱,行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挣钱.  相似文献   

9.
一文 《文化博览》2005,(10):60-61
我是一个在美国科研单位做学问的中国学子.无意之间浏览网络的时候知道了上海的语文教材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  相似文献   

10.
吴锦卉 《文化博览》2005,(10):20-21
又喝了一晚上的酒. 上班一年半了,酒量真的见长.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就两杯啤酒的量.现在,喝好了,白酒也整半斤.有点颓废.以前的同学偶然看见我喝酒,特别惊讶.他说:这样喝,似乎有点儿不像女孩子.我默然. 其实,很豪放地喝酒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我周围的男士明知道酒喝多了难受,还要去喝,而且喝得那么畅快.  相似文献   

11.
肖雪 《职业圈》2004,(4):16-17
有时候,商机的闪现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有的人想过就算了,有的人却把这一瞬间的财富抓住了.贾军属于后者,在她辞职的时候,一个创业的想法已经在脑海里酝酿,这个想法始于一次偶然的聚会.  相似文献   

12.
天堂母爱     
廖武洲 《文化博览》2005,(10):63-64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都把我视若掌中宝,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但自从我母亲和我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 父母回来的时候是在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喜欢的是妈妈.每次妈妈从外地回来,我都会娇模娇样地跑上去,张开双臂扑到她怀里要她抱,即使我9岁了,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13.
一桩惨祸引出机遇 2004年元宵后的一个夜晚,江西樟树市一位个体户因煤气泄漏引发大火,一家四口死于非命,家中的一切也付之一炬.不久,我的一个同学来找我,说遇难的是他的亲戚,估计在银行有存款,现在找不到存单、存折,希望我能帮他想想办法.说真的,他还真的找对了人,我在银行的时候,做过几年储蓄所主任,对储蓄有一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到底有没有冬天,这个冬天是怎么样形成的? 在今天上半年我说要过冬了,长期保险业过渡竞争,价格偏低下的时候.整个的行业趋于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一个行业的冬天.在上海参加一个论坛,我也谈了"怎么样过冬的问题,现在大家都不怀疑这个冬天的来临了.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刚从郑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园艺花卉专业毕业的我,好不容易在上海赤峰路的一家花店找了份工作--帮忙卖鲜花. 第二年年4月,老板去了加拿大.临走时她把这个小店留给了我.该怎样经营它呢?一天,我和朋友聊天时听说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买籽种花草当作乐趣,而且在欧洲,连跨国公司的总裁和国会议员都自己动手种花草.  相似文献   

16.
江红 《职业圈》2004,(6):44-45
缘起:我被"宏状元"撞了一下腰 来北京第三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我吃饭.我深知该学友跟我一样真诚但是不富裕(月收入2000多元),所以再三推辞.她却安慰我说:"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绝对有特色,称得上北京一道风景呢,不来你可别后悔!"  相似文献   

17.
廖仲毛 《文化博览》2005,(12):42-43
近日,在某个网友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把你所恨的人的名字大声喊出来.下面有数百条跟帖.在这些跟帖中,我看到了人世间的种种仇恨.因情而生的占了大多数,有骂恋人不忠的,如:"某某某,在离结婚典礼只有一星期的时候,你突然离我远去,你说,我该恨谁?"有骂横刀夺爱者夺走自己心爱的恋人的,有骂对方父母干涉自己的婚姻致使有情人不得不分手的,也有骂专门勾引别人老公的狐狸精的.除了情仇之外,更多的仇恨与利益相关,还有一些是什么原因也不讲,就说某某是王八蛋,某某该死,最引人注目的是"我恨一切人,不管男的女的,统统死光光!"让人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18.
我是虫子     
兰草 《生态文化》2011,(5):44-44
说起来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一个高中生说他在食堂吃面条的时候,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觉得有些味道不对。于是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发现了一个虫子。那正是我大妹妹的躯体,而且是半条躯体。当时他怪叫一声,当机立断跑到洗手间拼命地漱口刷牙,他恶心得三天没有到食堂吃饭!嘻嘻,你们看,我们虫子厉害不厉害?我妹妹的半个躯体,就令他一生难忘,我妹妹多有魅力呀!  相似文献   

19.
张振中 《职业圈》2005,(1):20-21
发现"金矿" 23岁的苏欣大专毕业后来到深圳福田区一家实力雄厚的饮品公司做文员.公司主要生产矿泉水、茶饮和乳酸饮料,但系列产品的"花××"名称太庸俗,不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尽管投放了不少广告,销势却始终"火"不起来.后来公司老总采用了一位策划师的创意,把饮品的商标统一改为"绿冰××",再经过一番广告宣传,当年就使企业走出低谷,盈利150多万元!小小一枚商标竟能让企业起死回生!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苏欣,使她开始对商标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迷尔 《文化博览》2005,(1):34-35
那是1980年的7月1日,是的,我永远记得.我一个人驱车前往莫里菲斯镇,那里有我的一家超市,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我都要去那里召开一次员工会议.到的时候大约是上午9点,我把车停在超市广场上后就匆忙赶往会议室.出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