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段功伟仅用17年的时间走上了长江韬奋奖的领奖台,其间,获中国新闻奖4次、广东新闻奖14次。17年间.他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一举成名;在《南方日报》10年改版征程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新闻人对社会公益的支持和推动更彰显着年轻新闻人的社会担当。如果把从入行新闻到获得长江韬奋奖的过程比作一场“马拉松”。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98广播社教节目评选中,广东湛江人民广播电台《好样的,女兵!》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龙江儿女抗洪歌》均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5,(10):44-44
9月6日,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258件新闻作品受奖,其中,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等28件获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爱的谎言》等89件获二等奖,湖北日报摄影《徐本禹被山里娃感动着》等131件获三等奖,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新华社的《新华视点》等10个新闻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的荣誉。  相似文献   

4.
当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条仅有239字的新闻后,全国人民沉浸于巨大的喜悦之中,亿万群众走上街头欢呼打倒“四人帮”;当2001年7月13日夜北京申奥成功的新闻传出后,全国各地成为欢乐的海洋;当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自今年起取消全国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的新闻传遍全国后,1.5亿农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无不喜笑颜开;当2007年3月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长江隧道施工提速》的新闻后,这无疑成为江城800万人民的喜讯……  相似文献   

5.
李瑶 《军事记者》2014,(2):70-70
马慧鑫,一名山西地方大学“理工男”,首批直招士官,2010年与新闻结缘,虽5次轮换岗位,始终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先后在《中国国防报》《军队党的生活》《法制日报》《空军报》等军内外媒体刊播稿件500余篇,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成为空军某部小有名气的“铁笔杆”。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合办《新闻与写作》新闻漫画家访谈录之十二 在漫画界,漫画家吴兴宏得到个雅号“官儿漫画家”。他在官场,从1958年开始创作漫画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在各报刊发表漫画作品数千幅,有50余件作品获奖。代表作《水深情长》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奖,《三结合迎来春满园》获1996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颁发的国际宣传画二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闻夜航》是黑龙江电视台创办于1999年的晚间类新闻栏目。据央视索福瑞媒介有限公司调查显示,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的收视集中度在全国卫视频道新闻类节目中居第一位。今年五月一日,《新闻夜航》栏目组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近年来,《新闻夜航》节目屡创佳绩:有两年连续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以《新司夜航》节目记者为骨干的大型直播节目《攀登珠峰》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去年《新闻夜航》栏目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列全国上星节目第三位。  相似文献   

8.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9.
人物简介刘亚东,科技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及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上世纪90年代曾任科技日报社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获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及多项中国新闻奖,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新闻眼看美国》《世界科技的历史》等。  相似文献   

10.
孙晨 《军事记者》2010,(1):59-59
没想到长得五大三粗的葛传宝,却是上海驻军闻名的“小秀才”。作为上海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的新闻干事,葛传宝入伍18年来,先后发表各类新闻作品2000余篇,其中获省级以上媒体优秀新闻作品奖的有30多篇。他参与撰写的《铸剑旅长》系列报道获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办红无厂房酒瓶厂》获《解放军报》征文一等奖。为此,他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相似文献   

11.
康乐 《新闻传播》2006,(11):46-47
王作龙,哈尔滨日报农村部主任,高级记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用热血亲吻祖国的土地》1985年7月5日在《黑龙江日报》发表后,获全省优秀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 作品《榜样的力量》1989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选入全国高中二年级语文补充教材。 《酒神曲》获1991年“龙江跃马报告文学一等奖”。 《90亿公斤,检验了什么?》获2004年度黑龙江好新闻一等奖。 《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获中宣部2005年先进性教育优秀新闻作品奖。 出版双城籍作者丛书散文集《悠悠故乡情》、北方记者丛书通讯集《青山遮不住》、散文集《感谢痛苦》、长篇纪实文学《血战双城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杨璐 《新闻世界》2013,(10):174-176
1993年《东方时空》成为我国第一档旱间新闻节目,继此,早间新闻节目开始涌现。如中央一套的(《朝闻天下》、广东卫视的《广东早晨》、辽宁都市频道的《新闻早早报》、河南卫视的《河南新闻联播》以及贵州卫视的《贵州新闻联播》等。其中,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开播至今已经十三年之久,可以说,从创办节目到节目成熟,《第一时间》已经在新闻选题上形成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13.
孙艳铃,四川宜宾市珙县人,1998年12月入伍,新疆军区某师后勤部医院卫勤连战士,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4次,2007年获《人民军队》报优秀通讯员三等奖,多次被师里评为学习成才标兵,2008年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从事新闻写作以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和《新疆日报》等报刊发表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14.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来自《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新闻前哨》、《传媒观察》、《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新闻世界》等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期刊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杭州共识”》。  相似文献   

15.
蒋岚 《声屏世界》2008,(5):46-46
2007年,对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市民与社会》节目来说,真可谓是双喜临门:继新闻访谈作品《质疑上海二期课改》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主持人胡晓丽又获第八届长江韬奋奖。  相似文献   

16.
陆双 《新闻爱好者》2006,(1S):17-18
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颁奖仪式于2005年9月6日举行,258件新闻作品在京受奖,其中,新华社发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等28件获一等奖。而在一等奖的作品中,《苏州日报》记高坡采写的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以下简称《昆》)格外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17.
侯磊 《军事记者》2013,(8):56-57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理论上的每一点创新都来之不易。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长久以来不断致力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先后出版过《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军事新闻摄影论》与《舆论战》等多部实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发表过100多篇新闻学论文与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是他在新闻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与突破,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8.
武东茂 《记者摇篮》2009,(12):12-13
武东茂,锦州人民广播电台编委、总监。自1992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十次荣获“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锦州广电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所主持的《城市节拍》获全国优秀节目一等奖,《小师傅大徒弟》节目连续三次获全国娱乐节目评选二等奖,播讲的长篇小说《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神秘的中南海》等作品深受听众喜爱。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在庞大的新闻家族中,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通常把2002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民生新闻开端的标志。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林新 《新闻界》2006,(2):53-54
近20年间,中国新闻界有过多次界定新闻的高潮。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这一年,黄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一文,之后《现代传播》杂志第2期发表了王渝新的《对“新闻”界定的探析》一文。他们对新闻定义的研究,作为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两个成果,被写进了《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报告中对他们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