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321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8%的高职生心理症状较为严重。出现较为严重的主要症状因子是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敌时。在任一因子≥2和≥3分的检出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老生显著高于新生。不同专业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男女生在恐怖、精神病症、其它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高于男生,新生与老生在大多数因子得分上都具显著性差异。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新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进行部分抽样调查。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贫困生多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显著;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优于贫困生,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恐怖差异显著;贫困生中男生心理健康情况优于女生。教育措施:完善资助政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师范大学731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3%;检出率排在前两位的因子是强迫(5.7%)和人际关系(4.4%);新生九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其中敌对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水平;少数民族学生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女生躯体化、恐怖两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结论新生阳性检出率不高,但在不同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运用SCL-90问卷,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调查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男女高职生在抑郁、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女生的得分均值均高于男生。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7名技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测试,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作对照后发现,技校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阳性均分均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技校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无显著性差异;技校学生测试结果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SCL-90问卷,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调查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男女高职生在抑郁、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女生的得分均值均高于男生。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 375名高校大学生实施心理状况测评,调查分析并掌握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所测评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敌对和人际关系的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3个年级女生的9个因子分均高于男生的因子;有问题心理异常倾向2014级、2013级和2012级随着年级增多,强迫症状颇多,躯体化颇少,为此,针对高校学生心理状况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发现被试学生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者P<0.01),其余各因子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说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性别和高低年级进行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因子、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阳性症状在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症状群居前列.并且,在这些贫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男生,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导师在教师群体中具有特殊地位.精英培养的教育方式让研究生导师身负重任,事关国家高级人才结构的建构;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工作方式让其心理压力高于一般高校教师.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0名研究生导师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被试心理健康症状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尤其是强迫、躯体化和焦虑三个症状因子.构建研究生心理福利机制,有利于心理健康措施落到实处,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心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239名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SCL-90除了“恐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强迫因子分高于女生,有显著差异。高职大学新生人格特征良好.积极。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提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健全高职大学生的人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采用SCL-90问卷,对112名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和479名非受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1)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非受助大学生,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上这两类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在恐怖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女生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运用SCL~90对308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而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经济特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办法,抽取深圳、汕头、珠海、厦门、海南五个特区高校的研究生,共获得有效样本1745份.结果:特区高校研究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0.20%,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强迫、敌对和抑郁是三个主要不良因子;在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特区高校的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差;经济状况是影响特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费生比公费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结论:应重视特区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特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做好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其明显;师范院校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陕西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50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本科生优于专科生。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心理问题发生率(21.63%)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运用UPI、SCL-90对2010级新生4 517人进行调查。结果:UPI中一、二类比例和总分女生均高于男生,二类学生、三类学生总分差异显著(P<0.05);女生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调节能力差、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差、依赖性强;躯体方面男女生各表现出不同的问题,差异显著(P<0.05)。SCL-90中总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其它分值女生均高于男生(P<0.05)。结论: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应树立因性施教的理念,加强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