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备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并倡导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2.
备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并倡导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3.
备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并倡导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有效教学实践的前提.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应该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方面加强备课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备课的艺术     
安建伟 《学周刊C版》2010,(5):140-140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善于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6.
初三化学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紧,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做好"三个转变"1.备课的角度要变,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中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中的"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的关系,我觉得相对于"备教材"而言,"备学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减负。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一个经验即语文教学要在实上下功夫。实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到:一、课前要实实在在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还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也可把备课简单地分为三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1.备教材。新学期开始老师领到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有效课堂是教师的不懈追求,课堂高效就意味着课前的有效备课,而有效的备课是复杂的活动,备的内容很丰富,如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准备、备教学环节、备教学结构等,如同一首诗,包括起、承、转、合。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环节下上功夫,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环节都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11.
尹国平  李春来 《物理教师》2007,28(5):19-20,22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在我们备课过程中(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实验等)存在盲点,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使教学越来越缺乏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讲课就要备课,备课就是设计如何讲课,我们教师都耳熟能详“备课三要素”: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我看来,研究教材的同时就在研究教法,研究教法的同时就在研究学生。因为一个教师其教学的对象本来就是学生嘛,备课就是设计用什么样的教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看对象,无的放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所以,这“备课三要素”在理论上可以分着说,实际上在真正认真备课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内容设计的过程。备教材,首先要收集有关资料,确定如何处理教材,采用何种教法;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现状、爱好、兴趣、知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教什么、如何教,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备设计,要精心设计教案。  相似文献   

14.
影响备课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教师、教材和学生。教师传统上只注重备学生和备教材,而新课程不仅要求备学生和备教材,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2005年任中学历史教研员以来,每月组织本区高一、高二历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经常对高中历史学科进行教学调研。现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谈谈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所遇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要想上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高质量的备课必须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自己。一、备教材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备课方式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备好教学对象——教材,备好学习主体——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科组、集备组的集体备课。传统备课方式也强调备学生,但是从教师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情感价值水平,这种备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伏红娟 《成才之路》2009,(32):51-52
英语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我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英语课备课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这就要求教学重心必须从研究教师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学法上,即“教案”向“学案”转化。  相似文献   

19.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三备",还应关注自身准备即"备己".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过去,教师们常常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因此教师备课时只要处理好与教材的关系即可。这种处理单一关系的备课观显然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应处理好哪几方面关系才能备好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