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伊犁地名看历史上的移民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祖国的西北边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南来北往的许多古老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期的塞人,两汉前后的月氏、乌孙、匈奴、隋唐的突厥,元明的蒙古,以至今日的维吾尔、哈萨克、汉、满、锡伯、回等民族,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了这片肥美的土地,伊犁地名鲜明地反映了各民族人民对伊犁的开发,是伊犁移民史上的重要佐证和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加快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用科学发展观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加快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核心——清代伊犁将军府旅游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伊犁历史在新疆史乃至中国史、丝绸之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伊犁资料由少到繁、由窄域至广域的形成过程;伊犁重要资料钩沉;伊犁资料未涉领域;伊犁研究之始,前期著述及论文介绍;伊犁研究的深入,诸多研究论著的陆续推出以及贡献突出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在移民美国的人群中,最不能被忽视的当属中国移民了。本文将简要地探讨中国移民的历史、其移民的动机及对美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伊犁的非物质文化是伊犁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开发非物质文化为伊犁区域化课程资源,以课程资源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以非物质文化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好的思路和举措。可以通过搭建伊犁区域化教学的平台,编制伊犁区域化课程材料。完成伊犁区域化课程资源开发,开发应提倡三个结合原则,重视各民族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佬》中,汤亭亭描述了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家族四代华裔男性的生存状况,融故事、史料、神话于一体,把个人的经历、家族的遭遇扩及到整个华人移民群体的记忆。作者艺术地再现了华裔移民艰苦的生存和发展史,并对美国历史进行颠覆与改写,肯定华裔移民为美国的开发和建设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伊犁晚报》至今走过23个年头,虽然历史不算久远,但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它是全国惟一用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三种文字出版的晚报,对繁荣伊犁乃至新疆当地的政治、经济,促进文化事业发展,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乾隆时期创建乌鲁木齐都统及其在东部新疆设官驻军,移民屯田,是新疆历史上军府发展史的大事,其意义仅亚于伊犁将军府的创立。  相似文献   

9.
有关川菜味型的文章,多为介绍川菜味型的调制,对川菜多种典型味型形成历史少有探讨。至于清代诸多省份入蜀移民,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川菜味型形成过程中的贡献,更没有文章专门涉及。从四川移民历史和农业社会士、农、工、商"四民"的角度,分析这些阶层在川菜味型交融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云飞 《文教资料》2005,(28):18-21
在一个标榜民主、平等、提倡人权的社会制度之下,华人社会这一群体凭藉自身一百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有望跻身于主流社会之内,美国华人的身影活跃在全世界人民的视线之下,华人对美国社会的贡献是一目了然、毋庸质疑的,但是令人感到惊异的是,华人并没有获得对等的公正待遇。本文拟从华人移民对美国的贡献,华人的生存现状以及华人局限于这种现状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华人移民的贡献1.早期华工移民在美国历史上,华人是最先入境的亚洲移民群体,虽然华人迁徙美国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末,但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始于1848年之后。1848年加利福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