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两部著作《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其中所叙述的内容,张氏几乎在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张氏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向曾经带给张氏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是美国文学的畅销之作,她用中国文化材料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同时也用自己的文学之笔将华人及华裔历史真实呈现在主流社会读者面前。其作品《中国佬》可以说是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录的杂烩。作者以这种写作手法,达到修正美国官方历史,夺回族裔话语权利,实现美国华裔拥有美国的写作目的。历史与文学的互动作用使其作品有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假说谈起,凸显其书写的多元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男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县城》,以一种诗性的叙述话语建构奇幻的异域情调和令人意外的境遇,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性。在肆无忌惮的皮肉生涯里窥探人性的灵与肉。作品流露了女性自身最隐秘的思想,她的这种"裸露"颠覆了女性作家这一群体以男权为主的创作。作品的女性写作呈现出一种对男权的反抗,她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女性创作的主动权。同时,她同另外的女性文学作家一起也在为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传统做着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从叙述声音的角度入手来解读《琥珀》,发现《琥珀》中应用了"作者型"叙述声音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风尚,这对于理解和把握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丽丝门罗的《忘情》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主题和写作手法上均有相似性,主题上的相似性在于同是书写战争时期女性的孤独处境,差异性在于一个是隐形书写,一个是显性书写;写作手法的相似性在于留白艺术的运用,差别在于一个是服务于结构,一个是服务于内容。相似性中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两部作品相似又相异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一生为我们制造了"张爱玲梦魇";她写了《传奇》,但她的一生是一部更大的传奇。她的作品离不开她那个时代和她的家族。她的为人、行事及思想发展都能从她的家庭、生活经历中找到对应。不难看出,她的作品有"她自己不快乐的童年生活反映并转化"。  相似文献   

7.
李渔和艾衲居士是清代最出色的短篇白话小说作家。《十二楼》及《豆棚闲话》是清代短篇白话小说成就的最高代表。二人类似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征,使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反论";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心态使他们的"反论"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龙茜 《海外英语》2014,(18):189-190,213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程飞 《文教资料》2011,(21):22-24
一直以来,"城堡"意象的多义性、复杂性,使《城堡》披上了一层谜一般神秘的色彩。人们从各种角度来解释《城堡》,许多思想上的价值标尺、形式上的写作手法也都被用来对这个作品进行衡量,本文通过对叙述手法上的旁逸特征来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卡夫卡的小说《城堡》叙述手法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尘埃落定》和《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生动地描写了曾经显赫一时的部族、家族在时代潮流中不可避免的没落与凋零,为它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唱了一曲无奈的挽歌。而且,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个傻儿子的形象。傻子在两部作品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以其为叙述视角对部族、家族的衰落史进行了全景展示,再现了傻子视角下独特的时空观,借此展示了作者独到的时间意识。傻子在作者的描写下还变成了具有一定神性的人物,两部作品都是"痴人说梦",却也给人以历尽沧桑之后的"大智若愚"之感。  相似文献   

12.
以党益民回归乡土写作的标志性作品《阿宫》的乡土记忆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型化的分析方式,呈现《阿宫》多样化的人性表达,揭示党益民写作伦理的传统性;采用叙述学的路径,揭橥《阿宫》小人物书写的内在脉络性所隐含的历史情怀及其全知全觉性叙述的艺术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从小历经磨难,心灵饱受创伤。面对幽灵般的创伤记忆,鲍德温敢于直面创伤,通过文字的方式接受创伤、叙述创伤,从而超越创伤。鲍德温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大部分作品是自传或半自传性质的"表达性写作"。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向苍天呼吁》中,通过主人公约翰皈依宗教前后的思想活动以及其他人物的回忆,鲍德温回顾了自己童年时期所经受的形形色色的创伤性事件,藉此抚慰自己饱受创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刘建东的长篇小说《一座塔》将其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一方面保留了一味的先锋式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他所采用的"两面性"书写、"三重叙述"的方法及象征手段,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定时代风云跌宕的历史,表达出其独特的真实观、历史观以及诗学观念。同时,刘建东的写作还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究竟能承载多少内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作家特殊的家庭、身世和极具戏剧化的生命体验出发,探析叶广芩创作家族小说《采桑子》的深层动机,认为一种源于内心的强烈叙述欲望是其家族小说创作的最直接的心理动因,家族小说不过是她宣泄自己叙述欲望的一个闸口。  相似文献   

16.
老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究其教育思想之异同,从理论基础及主要学法、教法比较,《老子》以宏观指导,若"纲";《孟子》具体,似"目"。  相似文献   

17.
拟以刘勰《文心雕龙》中专论文学风格和风骨的《体性》篇、《定势》篇、《风骨》篇为研究对象,并以一些作家作品为例,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探析风格,说明并阐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从风格、文体、风骨三方面分别论述与作品的关系:具体解释风格"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体"即体成势,自然之趋";风骨"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涵义和对创作文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9.
在《人间喜剧》和《茶馆》之间存在着许多可比性。首先,两部作品都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完成了不是单纯的小说或戏剧所能实现的宏大意图。其次,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从各自的文体"越界"到了对方的领地,成为"跨文体"写作的典范。第三,从作品的结构看,两部作品之间明显存在着同型同构现象。这两部作品都选取了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坐标式"结构,但是由于两部作品的文体有别,两位作家的艺术个性殊异,在同型同构的耦合景观下依然存在着相异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20.
《风雅颂》与《人生》具有互文性关联,杨科其实就是进城后的高加林。这两部小说呈现出相同又相异的人物关系模式,其相同处在于都包含着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负心汉"又被别的女子所负的情节模式,而且城乡矛盾都在男女的结合与分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雅颂》对《人生》的"修改"和"误读"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在"负"与"被负"的行为中所犯的错误程度上的区别,由此也显示了两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作者态度和作品审美风格的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